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传媒-> 传媒人物->

黎秀石:中国最早的战地记者 亲历日军投降全过程

来源:佛山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5-08-28 12:14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黎秀石

  1914年1月生于南海丹灶海边坊黎家,籍贯广东南海,1935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解放前曾在《大公报》等报刊和通讯社任编辑、记者、译员、驻国外办事处特派员。

  抗日战争担任过《大公报》战地记者。1945年9月2日,全世界200多名记者云集在“密苏里”的甲板上,报道这项特大新闻。当时在舰上采访的有三名中国记者,黎秀石是其中之一,他见证和采访了日本投降的全过程(目前这三名中国记者已全部去世)。

  1950年10月,黎秀石从英国回到祖国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广州市培正中学、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1961年起在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任教。1978年调进中山大学外语系任教,曾任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1986年2月退休。退休后,黎老忙于整理他在二战期间的多篇战地报道。2005年8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专著《见证日本投降》。

  2007年5月15日,黎秀石在广州病逝。

  晚年的黎秀石。/黎秀煊供图

  

 

  7月30日,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珍珠港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游客观看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的照片。新华社发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美国夏威夷珍珠港,游人如织。“密苏里”号战列舰静静停泊在港湾里,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

  70年前,就在这艘军舰上,有位来自佛山南海丹灶的中国记者见证了日本投降仪式全过程。他叫黎秀石,他是中国最早的战地记者之一,当年31岁的他与来自世界各地的280名记者共同见证了那历史性的一刻,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那段难忘的历史。

  

 

  黎秀石的著作《见证日本投降》

  2007年5月,黎秀石因病去世,享年93岁。近日,记者根据黎秀石2005年出版的回忆性专著《见证日本投降》,结合他生前留下的口述材料,采访了他的堂弟黎秀煊老人,还原这位佛山南海籍传奇人物。

  见证投降 眼泪夺眶而出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新华社发

  70年前的9月2日,星期天,包括“密苏里”号在内的数百艘盟军战舰集结在东京湾海域。

  时年31岁的《大公报》记者黎秀石一大早便和其他记者乘着小艇抵达“密苏里”号,7时刚过就被安排在二层甲板上采访,他是获准在军舰上采访的三位中国记者之一。

  “父亲常对我说,当时站在甲板上,感到祖国亿万同胞和抗战先烈英灵跟他在一起。看到日本侵略者的可耻下场,觉得烈士们的鲜血没白流,更觉得这个胜利来之不易。”黎秀石之子黎思恺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道。

  早在7天前,也就是8月27日,黎秀石就和一些英美记者先行登陆。从抗战八年的中国踏上战败投降的日本本土,在当时黎秀石是唯一的中国人。从内心涌出的自豪感和悲怆感,让他在登陆的当天无法入眠。当晚,他熬夜写出了2000多字的英文稿件,叙述自己的东京观感。

  9月2日8时15分,黎秀石看到中国代表团团长、时任国民政府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将军率领随从5人走到举行仪式的甲板上。美国、苏联、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的代表跟随在后面。

  8时45分,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和对日实行占领的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和代表美国受降的尼米兹海军上将到甲板上与各国代表并列。8时53分,外务大臣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大本营前来求降。

  9时许,受降仪式开始。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宣布:“我们聚集在这里,签署一项庄严的协定,使和平得以恢复。”他随即命令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待日本代表签字完毕,麦克阿瑟首先在受降书上签字,接着是包括徐永昌在内的盟国代表相继签字。

  徐永昌提笔时,黎秀石按下相机快门,将胜利的瞬间定格在这一刻。当时种种思绪涌上心头,黎秀石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我巴不得把今天的胜利立刻告慰为祖国生存而流血牺牲的万千同胞。我为中国的将来,为和平与自由,以及那些为我们而牺牲的烈士祈祷。”

  “当时我拍了不少照片,但因为《大公报》当时不能刊载照片,就没有及时见报。而当时的底片,后来毁于‘文革’。”多年后,在创作回忆性著作《见证日本投降》时,年逾九旬的黎秀石依然惋惜不已。

  家园被毁 执笔抗日报效祖国

  

 

  1945年,黎秀石(左二)在东京与同行交换在日本的所见所闻。黎秀煊供图

  1914年正月,黎秀石出生于南海丹灶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父黎佐镛是广州西关黎镛照相馆的经理、丹灶醒华学校的创办人之一; 父亲黎叙兰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在广州夏葛女医学校任教多年。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黎秀石从小便心存一颗爱国心。

  1931年9月,黎秀石中学毕业,考入北平燕京大学。“我在医学预科读了一年,就转入了新闻系。”在燕京大学,除了学习新闻系各门功课外,黎秀石还学习历史、国际政治、国际法、经济学以及中、英等语言课,打下了当报人的基础。尤其是出众的英语能力,助他以后成为盟军随军记者,辗转缅甸、印度、澳大利亚多地。

  在大学里,黎秀石还得到过后来大名鼎鼎的埃德加·斯诺的教导,斯诺一些关于新闻的理念对他影响颇深。

  “我进入大学校门之日,正是九一八国难的开始。我看见同学们穿着白衫白裤,手臂上套着‘誓雪国耻’ 的袖章。当时我不到18岁,出于义愤,要放火烧掉学校西门口卖日货的小店。”在大学期间,黎秀石还和同学们组成慰问团,前去慰问抵抗日军入侵的战士。

  大学毕业后,黎秀石回到广东,进入《广州英文早报》工作,开启记者生涯。几个月后,他因病回京疗养。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此时在北京养病的黎秀石仓皇南逃,此时曾经熟悉的家园在日军的狂轰乱炸下已面目全非。

  “我的女友回到南京,带着一家人准备乘船继续逃难,但没想到被日本战机炸中轮船,女友身受重伤。”黎秀石在《见证日本投降》中回忆道,日本侵略者给祖国同胞带来的伤害,让他毅然再做起记者,用笔来抗日,报效祖国。

  1944年,黎秀石前往桂林《大公报》工作。为了报道桂林会战的情况,黎秀石常常要冒着枪林弹雨,通宵达旦地工作。遇到敌机警报或者供电中断,要靠微弱的烛光看稿、写稿;遇到紧急情况,还要躲进放印刷机的岩洞里。

  1945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盟军与德意日法西斯军队迎来决战时刻。黎秀石作为时任《大公报》记者,被派远赴缅甸、印度洋、太平洋各战区采访战况。“他走的时候儿子还未满周岁。”黎秀石堂弟黎秀煊说。

  战地生涯 枪林弹雨中写稿

  

 

  当年的战地记者黎秀石。/资料图

  

 

  黎秀石二战期间发回国内的报道。/资料图

  黎秀石乘美军的运输机从昆明飞抵印度加尔各答,再转乘美军的飞机到缅甸采访。到达缅甸后,黎秀石与20多名战地记者一起,分乘2辆敞篷汽车随军队向瓦城出发。

  突然“砰”一声枪响,黎秀石所在汽车前座的路透社记者中枪倒下。原来在路边的树林里隐藏着一个“自杀式火点”,敌军的狙击手捆绑在大树上,专门枪杀过路的盟军指挥官和战地记者。“狙击手一看见有人,就追着他们打。”黎秀煊称,为了采访,黎秀石每天都在冒着生命危险工作。

  战场上,刀枪无眼,亲眼目睹同行在战场上牺牲,黎秀石并没有退缩。为了让人们了解战地第一手信息,他每天都在枪林弹雨中采访战地新闻,向国内发回中英文战地报道共100多篇,其中包括《缅甸英军突入庇古》、《解放瓦城之路》、《东南亚全局》、《仰光解放》、《解放了的人们》等。印度洋战场平静下来,黎秀石跟随盟军前往澳大利亚报道太平洋战事的进展。澳大利亚新闻界非常关心中国抗战的进展,黎秀石还见到了现在的传媒大亨默多克。“我到了墨尔本,当时默多克还只是一家报馆的老板,他托我转达向中国居民致敬的信。”黎秀石在《见证日本投降》中回忆说,因为他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个来澳大利亚的随军记者,默多克还向他约稿,介绍中国现状。

  回到祖国 上讲坛培育人才

  抗战胜利后,黎秀石作为《大公报》重庆、上海、天津、香港等四馆驻伦敦特派员,专责采访欧洲新闻。1949年3月,《大公报》伦敦办事处停办,黎秀石回到国内。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百废待兴。大学毕业、拥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英语水平优异……当时,黎秀石凭借这样的条件足以在国外找到一份薪酬丰厚的工作,但他并没有留在国外,而是毅然带着家眷从伦敦返回祖国。“他希望可以回归家乡,为国家民族的建设奉献力量。”

  1950年,黎秀石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丹灶村,在醒华学校担任教师。随后,他先后在天津《进步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部英语组工作。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黎秀石先后任北京广播学院、中山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专业人才。

  此外,黎秀石还编撰了大量的英语著作,包括《英美报刊选读》、《英美当代小品101篇》、《怎么阅读英语报刊》、《英美当代小品201篇》等。其中,1984年出版的《英美报刊选读》更是成为了全国高等学校广泛使用的外语教科书,至今已重版多次。

  家人印象:黎秀石为晚辈树立了榜样

  黎秀石育有一子一女,子女都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了教师。儿子黎思恺现在北京某大学外语系任教授,女儿黎思睿现在小学任教师。

  黎秀煊称,黎秀石在自己的印象中是个很慈祥的人,对子弟辈非常关心。虽然黎秀煊和黎秀石相见的机会并不是太多,但时隔多年,黎秀煊依然记得,当年自己爬上窗台看黎秀石结婚的情形。

  “他是一名记者,能吃苦,并且心怀祖国。”黎秀煊称,黎秀石为一代又一代的晚辈树立了好榜样。生前我们每年都会去中大看望他,每一次听他的故事都很激动。后来,钟爱收集历史故事的黎秀煊,还把黎秀石见证日本投降的事迹,收纳在了他自己著的《史海寻觅》里。(记者蔡嘉敏、王轲)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