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文化->

资本入音乐剧市场,用金融手段助力文化产业IP变现

来源:一财经 发布时间:2019-08-13 10:46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这个夏天,法国鬼才导演吉尔·玛萨拉将音乐剧《玫瑰人生》带到中国巡演,让他意外的是,无论在上海、广州还是北京,这部法语音乐剧场场爆满,成为演出市场上的暑期档黑马。“《玫瑰人生》已经在世界上23个国家进行了300多场演出,我很自豪的是,有50多万人看过了这部音乐剧。”他也想起,《玫瑰人生》在希腊雅典国家剧院上演时,因观众需求太大,他们不得不临时增加一场演出。

  “最近就我所知道的,除了《玫瑰人生》,还有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巡演。”吉尔·玛萨拉相信,中国观众能接受那么多部法语热门剧目,证明中国音乐剧演出市场已经足够成熟。

  事实上,演出行业的表现这几年持续蓬勃。2018年,仅北京一地演出票房收入就高达17.76亿元人民币,观众人数增加至1120.2万人次,演出场次增至24684场。而音乐剧在中国,也因《声入人心》等选秀节目的火爆,呈稳步上升趋势,极有可能迎来更为强劲的增长。

  资本对音乐剧市场的介入,也开始日渐频繁。去年,音乐剧品牌七幕人生宣布完成由阿里文娱领投的B+轮融资。由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的《玫瑰人生》背后,也出现了北京文投集团的身影,后者是中国文化产业重要的投融资平台。

  据道略音乐数据统计,2015年内地音乐剧总票房首次突破2亿元,但2016年又因场次减少而下滑至1.74亿元。2017年,音乐剧票房终于上升到2.17亿元,但在整体商业演出市场中,占比仍不到5%。

  到今年,音乐剧市场似乎变成演出市场一大热点,因明星效应频频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1月,由郑云龙主演的音乐剧《信》在上海开票,11场演出门票在1分钟内售罄。

  “现在正是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高峰期,越来越多的优质内容不断涌现,这对演出行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7月30日,“聚焦文化产业——艺术与资本的融合、碰撞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东景缘举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文焕如是说。

  音乐剧明星崛起

  2002年,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首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连演五场,在当时,这几乎像是赌注。同年,上海大剧院历经多年谈判,将投资高达1500万元的原版《悲惨世界》带到上海。这两个事件,预示着中国音乐剧市场的开端。此后的十多年,中国音乐剧市场发展缓慢。

  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一个城市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美元,音乐剧市场将迎来爆发点。在这个层面上,中国有十多个一二线城市都达到了这个水准。在中国许多城市,引进世界级原版音乐剧仍然占据大幅比重,观众也更青睐百老汇、伦敦西区的经典剧目。

  17年过去,原版《巴黎圣母院》将在中国14座城市巡演5个月,其票房的火热,也证明了这些年中国音乐剧市场的发展——中国观众不但对演出行业有持续增长的需求,而超强IP也带动起观众对音乐剧的消费。

  今年1月,由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授权的音乐剧《信》开票即售罄。不可否认,中文版音乐剧培育起了一定市场基础,但票房奇迹背后,更多来自主演郑云龙的粉丝效应。

  演出策划人姚朔认为:“从欧美音乐剧市场来看,莎拉·布莱曼这类音乐剧明星能带动起很强的商业效应。现在的郑云龙,已经成了中国音乐剧领域的明星。”如今,郑云龙的微博粉丝数量达91万,当饭圈文化侵袭到音乐剧圈,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每场演出变成一票难求的爆款。

  作为专注于音乐剧的演出公司,四海一家因其制作的中文版《妈妈咪呀!》和《猫》等音乐剧,赢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在四海一家总经理田元看来,中国可以借鉴韩国偶像音乐剧演员的宣传推广模式,用明星来吸引大众对音乐剧产业的关注,从而带动整个音乐剧市场的发展。

  用金融手段开发文化IP

  未来十年,中国音乐剧领域将成为百亿级市场,谁先入局,就能率先抢占市场。

  “资本是助推艺术传承发展的手段,艺术走向市场的时候,需要资本的助推,否则空间相对有限。”北京文投集团董事长周茂非说,在世界范围来看,凡是好的艺术作品,假如缺乏资本的投入,其体量很难做大。

  像法语版《玫瑰人生》的引进,如果没有资本助力,很难在中国完成巡演。仅国际差旅费与演出费,对演出商而言就是沉重的负担,“如果有资本的力量,一部经典剧目来到中国,才能完成100场巡演,走到更多城市。”

  周茂非坦言,对于金融投资机构而言,音乐剧的确是一门好生意,但做艺术投资,一开始不能把利润放在第一位,“我们投资过的一些文化企业,比如央华戏剧,制作了导演赖声川的《如梦之梦》。这部长达八小时的戏剧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一张2000元的套票,被黄牛炒到一万还买不到。艺术需要市场,也需要资本。资本和艺术并不矛盾,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周茂非认为,一些文化企业或剧团拥有IP,但因为缺乏资金,难以登台演出,更谈不上变现。这些企业应该想办法将IP推向市场,吸引社会资本的注入,而不是捧在自己手中。

  “资本的注入需要几个方面思考。艺术走向市场需要资本力量,可以通过股权投资,释放你的股权,吸引资本进入,剧团或者演出公司能获得巨大发展。我们也设立了文化小额贷款、文化担保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特别是融资租赁公司,IP可以找评估公司进行评估。比如说《玫瑰人生》,如果评估出来有1亿元人民币,那我们先买,给你一个亿,你再通过两三年市场化运作,资金逐年还我。我们并不需要你的IP,而是利用好融资租赁的手段。”他认为,文化企业的IP跟其他产业一样,都能用金融手段换成真金白银,再一步步开拓,实现市场化。

  未来,文化产业将成为重要的投资方向,北京文投集团这类金融机构也将打造符合文化产业需求的金融产品,为更多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而整个文化行业,正面临重构时机,将从IP纵深式增长,转向内容跨界赋能型增长。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