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文化->

活化非遗,变“心间记忆”为“指尖经济”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1-08-09 12:15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态呈现和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百姓推开富裕之门的重要动力源。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全国设立了2000余所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展了2200多个非遗项目,通过对近18万人次开展培训,带动了近50万人就业、20多万贫困户脱贫。

  “十四五”时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当前,要找好着力点,激发非遗活力,让非遗之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新图景中继续闪耀。

  人才为基,弘扬新时代乡村工匠精神。“人”是非遗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基石和灵魂。在非遗传承过程中,要重塑农民作为非遗传承者的主体性。既要充分认识老人、妇女等群体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将非遗打造成他们改善生产生活现状的重要渠道;也要构建适合新时期的立体化师徒制,为年轻人返乡参与非遗创作提供教育体系保障;还应推动非遗传承人职业化发展,建立代表性传承项目专家库和传承人职称评定制度,开展传承人研习研修培训,吸纳各环节的优秀传承人进入代表性传承人队伍。

  产业为链,供需协同激活非遗要素价值。充分发挥非遗对于减贫致富的作用,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推动非遗传承的综合性产业化发展。从供给角度看,应将非遗文化和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生产要素有机整合,通过“非遗+”的方式,延伸非遗特色全产业链条,畅通高溢价设计端、打造全要素流通链,推动非遗和当地基础产业优势互补。从需求角度看,应进一步激发非遗消费市场活力,推动非遗出村、破圈、进城,构建“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的整体优化路径,使非遗文化突破空间限制,走出当地;构建新型非遗社区系统,通过非遗社区景区化和非遗景区社区化,使传统的非遗文旅目的地具备景村共融、主客共享的功能;构建城市非遗展示空间,依托非遗城市体验店、乡村非遗大师馆等载体,使非遗文化能够在城市“留下来”。例如贵州丹寨县在传承蜡染技艺过程中就非常关注非遗产业链打造,一方面邀请省内外高级电子商务师、服装设计师、资深手工艺人等开展技艺培训,一方面通过定期召开产销对接会等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把“心间记忆”转变为“指尖经济”。

  数字为媒,赋予非遗文化新的时代坐标。技术的优化和提升为非遗的转换、再现与复原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外部环境,使非遗的内核不再是“凝滞的文化”,而能随着时代浪潮不断向前发展。当下,应通过5G、人工智能、VR等数字化技术的运用,重现非遗传承的生活情境和制造过程,构筑沉浸式综合体验平台;通过多媒体矩阵与新营销手段的协同,搭建多媒体传播矩阵,改变非遗文化低流量、少曝光的现状,为非遗打开对外推广、营销的窗口。贵州“侗族七仙女”直播团队便是凭借科技赋能成为脱贫“网红”的典型案例。直播团队将非遗传统工艺“蓝靛靛染”产品进行数字化呈现,实现了由“产品销售”向“内容消费”的转变,再借助短视频直播平台,突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群体和路径限制。

  政策为帆,推动非遗文化再繁荣。要强化非遗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规范和制度安排,在尊重农民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方式的规范性,保障非遗的本真性;推动公共财政资金、金融政策倾斜,鼓励民间资本投向非遗传承活动,提高非遗创新利用的政策灵活性;强化公共文化宣传,增加非遗传承与创新主体的广泛性;积极开展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展示等,让非遗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活起来”。

  (作者:吴志才,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陈之殷、张胜、万玛加、王忠耀、刘已粲、张士英、王斯敏)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