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文化->

专家学者古城论道:民族文化“走出去” 国际表达是桥梁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1-10-08 09:38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民族文化的国际表达要考虑受众,柔性传播、共情传播。”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展览处处长罗利君29日说,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也是对外传播的一张“金色”名片。

  2021多彩贵州·第十四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正在贵州镇远古城举办,活动期间来自中国各地的学者、摄影师们汇集一堂,共同探讨“民族文化的国际表达”。

  湖南大学教授彭兰玉认为,民族文化的国际表达需要建设三个路线,分别是现代科技的数字路线、教育路线以及保护路线。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把摄影成果、记录片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搬到“云端”,组成数字博物馆进行展示,也可以做语言、建筑等数字博物馆,让海外民众通过网络更好地了解中国民族文化、认知中国。

  作为国际汉语教育工作者,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晋克俭曾在美国教授汉语,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国际表达感触颇深。她说,在海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面对着不同的学生和群体,在语言的课程设置中要把文化融入进去,特别是把具有中国元素的内容,如长城、兵马俑等引入进去。

  “在美国教书时,我还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的获奖图片在学校做了一个展览,得到很好的反响。”晋克俭说,民族文化的国际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不能光说“我怎么好”而要学会做比较,把场域打开,文明互鉴。

  活动现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何嵩昱分享了“后疫情时代民族文化国际表达的新路径”。2020年初,贵州师范大学“汉语桥”线上团组冬令营开营,8天时间里,越南100名大学生齐聚“云端”,观看了有关贵州民族服饰、饮食、音乐、舞蹈等视频课程,聆听了7场别开生面的“空中课堂”。

  “8天时间我们走了两千多公里,去到苗乡侗寨为越南学生进行现场直播。”何嵩昱说,越南的学生跟着手机镜头云游了大半个贵州,活动最后一天越南学生久久不愿下线,还为我们献唱中文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云端”架起了中越文化交流新桥梁。

  参会的学者们一致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个好的国际表达方式可以让民族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其中,面向全球各地摄影师的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以及中外青少年口播中国·脱口秀中文(贵州站)国际传播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民族文化国际表达方式,让外国友人通过自己的视角感受中国民族文化魅力。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