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文化->

传统文化题材IP为何能圈粉年轻人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2-04-27 17:08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片段在虎年央视春晚刷屏后,直接带动了线下演出的热潮。近日,《只此青绿》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原计划演出5场,结果因观众反响强烈先后三次加演13场,共演出了18场,观众1.9万人次。每次演出结束,演员们都在如潮的掌声中不断返场谢幕,观众们沉浸在青绿山水的典雅意境中,迟迟不愿离去。(4月26日《北京日报》)

  虎年央视春晚上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了许多人,当观众得知这只是整部诗剧一个选段的时候,又开始纷纷追看诗剧的线下演出,不少观众反复看了好几遍,其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实际上《只此青绿》只是受到无数年轻人追捧的传统文化剧目之一,除此之外,像是《孔子》《杜甫》《诗经·采薇》等多部舞剧、话剧、音乐剧,也同样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演出场次不断增加。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传统文化题材剧目给人以曲高和寡的感觉,观众群体也比较小众。然而,近年来以《只此青绿》为代表的一大批传统文化题材剧目的火爆说明情况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尤其是当追捧这些传统文化剧目的以年轻人为主,背后更是体现出创作者和观众共同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应当是最值得我们重视、也最令人欣慰的一点。

  传统文化剧目之所以能够成功出圈,并且圈粉年轻人,第一是创作者对传统文化题材的创新表达和演绎,让其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以上提到的传统文化剧目,无一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做了创新性的表达。它们并非只是讲述发生在古代的故事,而是用现代的手法和视角,呈现传统文化的美与善,能够引导现代人走入历史的时空,感受文化的魅力。

  第二则是作品本身品质过硬。《只此青绿》《孔子》《杜甫》等受到追捧的传统文化题材剧目,从舞蹈动作到服装道具再到配乐,大都称得上是顶级“配置”,观赏者受到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产生全方位的赏心悦目之感。

  第三个是借助短视频平台等现代传媒手段,增强了年轻人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伴随着这些传统文化剧目的爆火,有人跟着学习舞蹈,有人跟着学习汉服的穿着搭配,也有人只对其中的配乐情有独钟,人们先模仿,然后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展示,从中获得成就感、认同感,也大大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参与感。

  上述这些原因,归根结底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专家所说,“这一代年轻人确实比前几代人更加有文化自信,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交流的增进,西方的神秘感在他们眼中已经没有了,他们对西方的迷信也没有了。”正是因为有着对传统文化日益增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创作者愿意和敢于选择传统文化题材进行现代化的创作;也正是因为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之处,观众才会用心去欣赏、去学习、去传播,并且为传统文化被更多人认识而感到由衷自豪。(苑广阔)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