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产经-> 解读->

用工荒只是东莞制造业的阵痛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高建婷 发布时间:2010-03-30 05:39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证券时报记者 胡 南 杨 晨

  去年3月,记者曾去采访金融危机下东莞的中小企业。彼时,给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满城尽见的招租广告。徒步随便走进一个镇里的工业区,工厂倒闭、裁员的消息时有耳闻,就连工厂外小商小贩的生意也十分惨淡,不见了往日的热闹。

  由于海外市场的急剧萎缩,这个外贸依存度极高的广东重镇经济下滑明显。东莞市近日发布的2009年对外贸易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该市进出口总额941.5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7.0%。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0.2%,去年出口387.52亿美元,下降18.2%。

  今年3月,重访东莞,随处可见的招聘广告似乎昭示着一切正在好转。记者发现,无论是代表着东莞高新技术的松山湖科技园区,还是典型的东莞鞋帽、玩具类加工贸易企业,受访的人士传递的信息都是积极的——订单自去年8、9月份起开始回升,存活下来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1至2月,东莞市出口机电产品60.8亿美元,增长27.1%,占同期东莞市外贸出口总额的70.5%。

  出口增加,直接反映着企业主的订单增加。企业主不愁订单了,但是一个可能比订单少更令人头痛的问题已经出现,那就是大规模的用工荒。记者在东莞城区知名的智通人才中介市场看到,公告栏里贴满了招聘启事,但前来找工作的人并不多。人才市场的一名保安告诉记者,周末有大公司专场招聘会的时候前来找工作的人会多一点,但比起去年,现在找工作的人少了很多。

  记者调查发现,东莞企业为了留住工人,普遍提高了待遇和福利,然而缺工的严峻程度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综合分析来看,东莞企业用工荒至少反映出以下三个问题亟待解决解决:

  第一,工资待遇不够有吸引力。记者了解到,尽管许多企业提高了工资水平,但是平均水平仍然偏低。据了解,从今年5月1日起,东莞市最低工资标准由原来的每月770元,提高到920元。这样的工资水平显然已经不具备多大吸引力,在内地一些城市也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第二,需适应择业观念的转变。许多企业主不约而同地提到,现在80后、90后的工人不愿意做累活,一到工厂首先就问要不要加班,附近有没有地方玩,并不太关注收入。80后和90后的年轻工人,生活条件比他们的父辈好得多,生存压力比较小,这样让他们在选择职业上有更大的空间。

  第三,工作环境亟待改善。记者采访发现,大型、规范的企业远比小型作坊式企业更容易招到普工,但事实上,两者之间的待遇并没有大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现在年轻人选择工作时,收入因素已不是主因,他们更看重工作的舒适程度——工作环境优良,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劳动强度不高,对身体没有伤害等。

  不过,正如硬币有两面,事物的好坏应该一分为二的看才更全面。“用工荒”的确对当前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相信这种阵痛只是暂时的。用工难的同时,企业会加大资金投入,千方百计提高企业效率,如提高机械化程度等;而身为新生代的农民工则也会相应地提高自身技能,适应企业机械化提高的同时,为自己谋求更好待遇增添资本。如此一来,“用工荒”正是一种倒逼企业向现代化的方向转型,从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的力量。

转发此文至微博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