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产经-> 深度->

电石:从“失血”走向坚强还要多久?

来源:未知 作者:马静 发布时间:2011-08-08 10:59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本年度七月份的电石市场在整体平稳的格局下经历了两段不是十分明显的小幅滑落。整个波动的过程除受到成本、运输以及下游需求的影响外,还有一个隐性的因素始终贯穿着电石价格的涨跌,而且随着后市的发展,它对于企业和电石价格的影响也将越来越明显——它就是“资金”。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上个月电石市场的两轮波动:在上旬虽陆续有PVC企业进入检修但电石仍然保持了价格的稳定,(此时虽下游需求量已经减少,但在出货受阻的情况下企业依然选择屯库存,挺价格);进入七月中旬以后电石企业的库存压力不断增大,乌盟开始出现高报低走的现象,释放出的低价货源很快冲击了市场,并且给备受煎熬的PVC厂家形成“电石降价”的心理暗示,在有了比较明确的“突破口”后,接收价格下行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到本月十八号,为了加快资金回笼各地区接连出现价格新低,整个七月下旬,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掣肘,电石价格又呈现出涨跌并存的不规则波动。

  在这里,我们暂且把七月的电石波动当做一个缩影,剥茧抽丝,能发现资金对于当前中小型电石企业无异于一个紧箍咒,越缩越紧。

  在七月里,无论是第一轮的降价还是第二轮的调整,或多或少都凸显了这样一个难题——随着紧缩政策逐步展开,货币供应量明显减少,“钱荒”甚于洪泛席卷而来,企业以前固有的货款融资渠道,随着政府的一纸限令逐渐萎缩,再加上周期性回笼的资金量不足(电石企业的融资难题也无情地作用到下游采购企业,同理整个产业链的消化能力都被削弱,从而层层向上反馈的资金的总量是减少的),最终用于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和规划性发展的资金出现缺口。融资问题受政策调控的制约,凭个人能力很难改观,无奈,一部分企业只好选择降低价格,提振出货,以缩减资金回笼周期、增加货币回笼量,这或许并不是近期电石价格走低最主要的原因,却是众多中小企业在“紧缩”的刀阵中,最无奈的选择。可以说当前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带来的资金问题对电石市场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且这种反推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步走向深入。

  资金于企业的发展如同血液,在如今的投资环境下、在氯碱产业链上、在电石企业中,有多少的企业因为过度“失血”而纷纷倒下。所以今天我更愿意抛开其他的影响因素,单寻资金这块“内脏”,希望从中剖出无数中小企业血淋淋的“伤”与“痛”。

  首先在生产成本上,电石是一个高耗能产业,电费支付约占到整个电石成本半数左右,仅以陕西地区为例,目前该地区工业用电单价约在0.46元,粗略估计一吨电石消耗电量为3500度,而目前陕西电石的市场价在3650-3750元/吨左右,电费在整个价格成本中所占比重在45%以上。对于那些有自备电厂的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在电费支出这一块就明显要负担更多,电价上调后,更是使资金状况本已捉襟见肘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虽说提升电价对于淘汰产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但试想一下假设有小企业愿意更新技术,扩大产业链,那么钱又从何而来,融资难的铁壁可以很轻易的再一次把中小企业挡在进步与发展的大门之外;在中国,为了片面保证GDP的增速,政府必须掌握巨额用于投资的资金,而铺天盖地冠以各种名目的税费则理所当然地充当了“收租者”的角色,在中国现行的税制格局下,70%以上的税收来自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剩下的不足30%的税收则来自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收入环节的税种。以我国重要的电石产地内蒙乌海地区为例,当地某电石厂的不含税价格在3100元/吨,加上各种税费后,出厂价格至少飙升至3650元/吨以上,不仅是电石要背负沉重的赋税,其上游兰炭(焦炭)、白灰、电极糊这一个个被高额税费捆绑后形成的主体价格,最终都要由电石企业来买单,有统计称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这导致中国的商品价格普遍比国外高,即使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国内的售价也远远高于国外,于企业而言,政府征收重税的同时必然压制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利于财富的积累,使企业增强实力、扩大规模的周期被拉长,当然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企业利用资金,循环发展壮大的积极性,在货币持续超发,物价逐步上涨的大趋势下,高额的生产成本不但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反过来也给整个产业的链的升级发展,设下了重重阻碍。

  其次,在运输成本上,在这里请允许我先赘述一段时事新闻——“河南农民因挂假军牌,八个月前逃过路费368万”,这件事的对错姑且不论,我主观认为完全可以将这一对可怜的农民兄弟代换成众多同样没有“真军牌”的电石企业。对原料的依附程度以及“两高一资”生产属性确定了电石的产业布局——偏西、偏北的主产区分部和与之对应的散落在全国七大片区的下游接收企业,使电石企业在出货中,必须要面对的高昂的运输成本,而且在货币超发,政策紧缩,中小电石企业生存空间被压缩的今天,运输成本之“痛”愈加铭心。我这里有一组数据:1千克货物从上海运到纽约只需1.5元人民币,而从上海运到贵州却需要6-8元人民币,难怪有文章戏言“中国最近的两个收费站相聚不到500米”,日益严重的交通运输中“乱罚款、乱收费”看似抬高了电石流通环节的成本,其实质是粗鲁的消耗了中小企业辛苦积累的财富,这正在成为制约电石产业发展的另一大绊脚石。居高不下的运输成本像一个顽固的吸血虫,使本就羸弱的众多电石企业,继续“失血”。

  最后就是产能过剩的问题。据统计2009年我国电石的总产能为2200万吨,粗略统计,今年我国的电石产能将达到2800万吨。据百川资讯相关资料显示,本年度上半年电石整体的开工都维持在半数左右,即使到6月,电石价格高位持稳以后,市场开工率也才勉强达到80.4%。产能过剩使资金、资源得不到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而对于过剩产能的投资不仅相应压缩和挤占了现今电石企业本就不多资金的持有量,更给资金的流动一个错误的导向,一如在一个瘦骨嶙峋的孩子面前,布施者却闭着眼睛把肥肉塞进一个身患心脏病的糟老头嘴里,这种危害是最宏观也是最容易盲目的。过剩产能对于流动资金的占有和控制主要在两块:其一是政府主导投资的新增产能建设,如果前期没有合理的规划,后期开车后又缺乏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和判断,而只是正面追求GDP增涨,盲目的投资,再加上无孔不入的腐败,只会加大整个电石产业经济的运行成本。不但帮助不了举步维艰的中小电石企业,还会将他们推进黑暗的中央;其二是个人资金甚至一部分投机资金在新增产能中的流转,通过上文两部分对电石成本的解读,结合“十二五”规划电石行业的发展纲要,目前对电石产能的投入只有可能是集约型、规模化的产业链发展道路,如果不能认清当前的形势和要求,仍然坚持以前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和单一化的运作方式,不但仍要遭遇现今中小企业的困境,也会给产业未来的发展推进一个死胡同,就如同母亲的两个儿子,一个被饿死,一个却被撑死,母亲高高在上,不进行任何的引导和分配,最终注定了她什么也得不到,当前电石资金短缺和产能过剩的关系亦如此。除此之外,由于制度设立的出口瓶颈以及国外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电石出口量在世界排名靠后,整体的出口量尚占不到总产量的1%,如果能打开出口市场,会对消化国内过剩产能有重大意义,同时提升出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电石企业资金紧张的困难处境。

  在政策力量主导经济走势的中国,资金这个紧箍咒将在长时间被戴在广大中小电石企业的头上,或松或紧,他都在那里,我们能做的就是抓住任何一次可能的机会,或辉煌或艰难,不屈不挠的走下去。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