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产经-> 区域经济->

更好发挥区域协调战略 支撑新发展格局作用

来源:21经济网 发布时间:2020-12-08 11:43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马庆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此前,中央提出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发挥区域协调战略对新发展格局战略支撑作用,需要抓住扩大内需和产业链的创新性开放性稳定性两个关键。

  根据我们的研究,“有条件的区域”往往是城镇化发展水平高、潜力大、城乡融合发展基础好的地方,同时,区域发展的差距往往体现在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的差距上。反之,通过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和布局,发挥城市规模经济、创新经济、消费经济载体的作用,则可以更好激活不同区域比较优势,优化经济空间布局,更好发挥新型城镇化对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作用。

  当前,区域协调仍存在一些矛盾:一是中西部城镇体系发育尚待完善,中西部地区的中低收入群体占比较大;二是县城生活成本相对较低,成为农民工“折返式城镇化”重要载体,但在我国城镇体系中处于较低的管理层级,土地指标、产业投资等权限比较小,财政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规模。

  如何更好发挥区域协调战略对新发展格局战略的支撑作用?

  一是要把中西部作为我国新增中等消费群体重要阵地。目前,我国有大约4亿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未来一段时期,新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潜力在中西部。数据显示,在东部、东北地区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减少,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持续快速增加。这意味着,只要中西部把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把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结合起来,中西部将成为我国新的中等收入群体增长的重要区域。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要和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战略衔接,形成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构建更加均衡的都市圈,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加大对都市圈、城市群内部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既可有效稳定经济增长,又可提高都市圈、城市群内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构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的良性机制。考虑到中国农业人口规模庞大的国情,应下更大力气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城乡融合、各彰优势的合理布局。

  三是要创造更好的条件鼓励引导农民工的举家进城。农民工举家进城的比例只有10%左右,其对于扩大消费、增加稳定就业的作用还有较大增长潜力。而大量农民不放弃宅基地占有权和耕地经营权的前提下,闲置土地和房屋和耕地流转的成本问题突出。在尊重农民利益和意愿的前提下,推动更大范围的城乡要素的市场化流动,对于稳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同时极大节约集约用地等意义重大。

  四是加快培育区域性活力中心城市,实现发展中循环和循环中发展的良性支撑。近年来,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南北区域发展态势分化。要在中国北方打造更加具有区域意义和全国意义的活力中心城市,并通过更加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现代立体交通物流体系,将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贯穿起来,形成南北经济共舞的新态势。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