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产经-> 解读->

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可为什么农业却萎靡不振?

来源:网易 发布时间:2021-06-28 11:59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人的嘴,除了吃饭,就是说话。

  昨夜我又抽空撸了一把数据,却感觉未来嘴巴的功能可能只剩下了说话。

  几年前我就知道,中国每年的粮食进口在1 亿吨,其中大豆占据绝对比例。可谁想,2017年,中国粮食进口 1.3 亿吨,其中大豆达到 9500 吨左右。

  1.3 亿吨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我国粮食年产量的17% !

  这不是年年叫“粮食安全”吗?每年第一号文件,从来都是农业、农民、农村。可为什么我们的农业却越来越萎靡不振?

  要知道,为了粮食安全,我们设定了18亿亩农耕红线。

  这红线是什么?这红线就是城市土地财政的一大制度支撑啊。有了这个红线,城市就可以将住宅土地人为扭曲成稀缺资源。

  问题是,一边是城市房价确实飞涨;可另一边,农业不仅没有守住“安全”的红线,反而是愈演愈烈的进口农产品进口。

  也就是说,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每个城市里的人都付出了巨额的代价,可最终,我们 “所得非所愿,所愿非所得”。

  而这个还是发生在中国入世以来经济突飞猛进的当下。这种吊诡,更是让人完全看不懂。

  稍微了解一点农业的人,都明白,中国不是不能生产大豆,而是我们的大豆产能其实非常低效。

  因此,农民为了活下去,宁愿去种植产量比较高的农作物,而放弃种植大豆这样的产品。

  而另一方面,中国人在过去10多年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对蛋白质的消耗越来越高,对肉类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所以,大豆衍生品豆粕,作为饲料加工业所必需的,其需求量就不断攀升。

  既然中国自己的产量非常低,而国外的产量又高、价格又便宜,因此,直接催生了中国大豆进口的高歌猛进。

  这个从正常的商业行为来说,并没有任何问题。

  可如果往深层次挖一步,事情就变得非常有意思了。

  首先,为什么美国的大豆可以如此高产、且性价比高?

  这个其实与美国的制度和政府的干预离不开的。

  美国的农业是建立在私有产权保护的基础上的。农田私有,农村商业银行对农田的信贷是完全符合商业社会的公平。

  当年英国人来到这片土地,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农业技术,还把英国农业的私有产权保护制度也带到了新大陆。

  在这片大陆上,300年前的格局是,人少地广。你只要好好干活,有广阔的土地可以去为自己的家庭创造财富。没有什么村长的限制,没有必要去盯着人家的地。

  所以,这种来自英国的大农场模式,在这里扎根得非常好,也将农村的地方自治、以及银行为农业发展提供服务等,彻彻底底的实现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农民根本不用担心被强拆、被银行限制贷款。他们敢于投资大量的资金用于农村的灌溉、水利、基础设施,而这点在中国的农村是不可能想象的。

  因为这些投资周期长、回报低,而且相关的后期维护非常重要。可如果这些土地都不是我的,我为什么要投资那么多?这不是找死吗?

  就算投资了,可如果是集体、或者国家投资的,那我就竭尽所能的榨干这些设施设备,为我个人所用,我才不会去好好维护呢。

  这其实一直是中国农业的重大弊端所在。

  放在像大豆这样的农产品上,就会进一步放大它的影响。

  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早期英国人是怎么在北美打跑法国人的。

  英国人发明了“船票机制”。就是说,你是一个英国社会底层的穷人,你去跟船长说,我没有钱,请带我去新大陆,等我在某个农场赚到船票和利息了,我就还你。

  这些人前往北美的农场后,就好好干活。等还了船票后,再多攒点钱,然后自己去旁边开垦新地。

  英国人就是凭借这项“期权”投资,使得北美英国人的人数是法国人的10倍以上,从而为后来英国统治北美,打下了制度基础。

  而在这项制度的实施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农业早就开始了现代商业文明的运营方式。大家都尊重契约精神,大家都按照现代商业模式去操作。

  很不幸的是,中国大部分农村,从来没有这样的契机。

  在中国,农民从来就是一种身份,一种生下来就要想尽办法挣扎着摆脱的身份,而非自由选择。

  在入世前,更多的是城乡二元下的无助。而在入世后,则完全沦为出口导向经济政策的牺牲品。

  当我们打开世界各国经济史的时候,有一条规律始终有效:

  二战后大多数出口导向特别成功的国家,其农业基本上都是非常痛苦的。

  因为,出口导向本身就意味着打造初级代加工的工业体系,这个也是要花大量钱的。原始的积累哪里来?

  钱从农业储蓄中想办法,劳动力则从农村抽,土地则强制从农村用地直接划拨。

  只不过,这个痛苦的转型过程,每个国家在实操层面的惨烈程度非常不同。

  而在中国,伴随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一双双渴望富足的眼神,都恨不得从农村中把这些资源都吸走了,以便补贴工业。

  其必然的结果是,农村经济的衰败,是一场不可阻挡的趋势。

  而同期,中国与日本韩国一样,都是以银行放贷为主来扶持工业和服务业。因此,对于农村的信贷政策都有着特殊的“安排”。

  当然,中国的国情是,我们是土地公有。因此,银行信贷对农村的歧视,其实是对农村经济的又一次打击。

  我们之前有说过,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周期长、回报低的大型水利、交通,还有后续的常规维护。这些都需要钱,需要大量的廉价资金给予支持。可你没有土地私有产权,没有银行觉得放心的抵押品 —— 商业意义上的私有产证—— 你让银行怎么敢放钱出去?

  说到这里,很多人觉得中国还不如越南好,起码越南的农村已经私有化了,比我们更有商业文明的影子。

  不好意思,这次我很不认同!

  因为,越南的农村改革,其实真的非常恶心,远谈不上比中国好。

  越南的农民表面上确实有私有产权,可是农地上的权利有很多种。比如,继承、转让、租赁、所有、使用等等。可越南政府的做法是,把地是卖给农民了,可是农民在转让、银行抵押的权利等方方面面受到严格限制。并且,这种限制还延伸到了农民进城打工。比如,越南银行对于农地的歧视政策,非常厉害。越南农民拿着产证,竟然不能得到什么正常商业社会的融资支持。

  也就是说,越南的农民其实变成了终身、世代农奴。给了你产证,却没收了你的公民证。

  这点相比中国农民还能自由迁徙打工来说,真的不怎么样。

  从这个角度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不仅仅是给你一张产证,更是需要围绕这张产证来打造真正市场经济的各项权利。

  就像中国房地产一样,如果没有教育、医疗、就业、银行支持等方方面面的配套,光有一张房产证,又如何?

  至于中国农作物成品流转中的,政府采购、市场销售渠道等,那更是需要给予农民极大的自主去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销售。而不是被人为垄断,或者行政干预。因为,农民自己最清楚如何活下去。

  反之,目前的种种限制和垄断,只会打击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使得银行更不敢于给到农村很多支持。毕竟,你要有正常的利润啊。

  归纳起来,目前农村经济的萎靡,其实是一整套机制下的合力导致的。靠你发点福利、玩点精准扶贫,其实无用,只会养懒人、养吃福利的。

  可能不少人觉得,进口就进口呗,也无所谓。

  这要是放在过去,确实如此。

  因为,我们的出口导向成功,意味着我们可以赚取更多的美元。然后,拿出一部分美元来买粮食,也很划算。

  可是,中国的出口导向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基础上的。

  现在,我们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巨大的生活压力,也使得年轻人不敢生孩子,导致少子化。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那么多年轻廉价劳动力了,我们的出口导向增长已经遇到巨大的挑战。

  在不久的将来,流入的美元可能会越来越少,而同期,我们需要消耗的粮食、能源却越来越多,毕竟总人口数量还在增长。

  而这才是中国经济未来的最大隐忧!!!

  当外储越来越多的被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消耗的时候,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将遇到巨大危机。

  因为,美元不仅意味着粮食、能源、矿产的进口,也意味着我们要用它来购入中高端的技术、设备、服务。

  如果说,这还不是最严重的,还有一个更加触目惊心的事情是 :

  中国的粮食储备年年丰收,甚至到了烂掉的地步,而同期,粮食进口(非大豆)却还在飙升。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目前农业的效率极低,生产出来的粮食质量并不好,城市有产阶级更倾向于购买和消费进口食品。

  因此,目前的粮食进口,已经不是一个数量的问题,还有一个结构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定程度的刚需。

  看懂这个,大家也就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一定要干预汇率。

  如果人民币汇率暴跌,就意味着我们拥美元购入粮食的成本更高。因此,维持在一个国家政策允许的汇率水平,根本不是什么纯粹为了打击空头、或者资产外逃,更是为了保卫经济安全底线。

  从这个角度,大家也应该明白,为什么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只能在一个有限的箱体内徘徊 ——

  太高,不利于出口,赚不到美元;太低,不利于粮食、能源、矿产进口。

  如果有一天中国发生什么经济层面的危机,其实根子上最有可能的爆破点并不是金融。因为金融风险,是可以通过行政、财政等多项有效手段进行干预。

  真正的危机,其实是你没有能力可以干预的,那就是粮食等必须品进口所带来外储大量消耗。

  因为,人总是要吃饭的!

  那么,我们目前的农村振兴是不是有必要?当然!

  不过,如果你觉得可以激发农村的内需,这就想多了。

  一个只有老弱病残的地区,一个年轻人纷纷想着离开的地方,没有什么内需。更何况,由于私有产权保护机制的缺失,使得其内需更加差。

  所以,当国家投入巨大的财政,可以说,其本质上,只能是发福利,根本不可能激发什么内需。那里没有内需可以激发。

  这就意味着,未来这些投入将会转化为财政赤字。

  你想,你投下去的钱,没有内需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购买力给你带来利润,那不就是亏钱吗?

  这亏的钱,最终还是要让全民买单。因为,财政的缺口,注定会通过各种方式抽税才能得到缓解。

  从这个角度,所谓的精准扶贫、农村振兴,其实是未来买单的人,对这些被“扶贫”人群的福利补贴。

  这绝对是共产主义奉献精神的体现!

  可这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因为这就等于农村也变成了国企,大家一起吃财政的福利饭。既然有福利吃,为什么还要好好干活呢?装个穷,说说道德,不就行了?

  而作为几千年道德治国的国家,这招又是特别灵验的。

  然而,在经济层面,事实上,只有一种道德 ——

  好好干活,杜绝吃福利,尽可能减少强制征税。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并使得大家都有机会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水平。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在此特别说一下,目前国家拼产业升级转型,其实是非常正确的。

  因为这将在未来有机会可以确保中国继续有赚取美元的能力。在中国农村经济困局得不到解决之前,美元依旧是我们的生活所必须的。因为美元,就意味着粮食!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出现粮食危机,会是如何的画面。我们也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至于目前国家与俄罗斯等国,用人民币、或者其它商品交换粮食,这其实可以一定程度缓解,但是其数量还是不行。大家可以自己查一下数据。

  在前文我们也提到,美国的农业是有着大量的政府补贴的,也就是说,美国政府长期干预着这个行业。

  现在的问题来了 ~

  目前美国政府的财政负债越来越严重,如果有一天美国政府的融资出现了问题,甚至到了他们无法再给到农民那么多补贴了,会出现什么景象?

  直观的说,就是产量一定会下降。

  真到了这一天,那就是全球粮价飙升的时候。

  可是,中国的消费需求却是在刚性向上。

  因此,未来中国粮食的不确定性因素,其实是非常大的。当然,这还是不考虑油价可能也会飙升的情况下。

  那么,作为个人,我们当然希望国家的农村经济改革,可以更多的强化制度性的、完整的私有产权保护,这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

  可城市的土地财政、历史问题的积淀等方方面面,确实也难为改革者了。事情太过复杂。

  所以,作为个人,我们能够做的,也只是赚更多的钱,先优先确保自己家庭的资产可以让自己不用过于担心这头灰犀牛冲过来时可能对我们的伤害。

  从这个角度来说,好好赚钱、赶紧赚钱、努力提升自己的投资思维格局、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投资方法和策略,在时间维度上 ——

  刻不容缓!!

  如果你不想有一天饿肚子的话。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