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产经-> 深度->

新动能推动中国经济新发展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1-09-13 14:10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逆势快速增长的新动能,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

  2021年上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12.7%的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高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加快,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成为亮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逆势成长,为中国经济带来新机遇;外贸连续13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进出口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两位数的高增长能否延续?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肯定上半年经济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传递出这样的信号: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中央因此要求,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央一贯倡导“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在这一氛围下,逐渐增强的新动能如何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动力,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

  新动能加速蓄势聚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是描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两大关键词。中国经济“稳”在何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新动能持续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6%,快于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6.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3.5%,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05%、69.8%、48.1%;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3.2%。

  中国经济“好”在哪里?一连串的数据,折射出我国经济新动能持续增强的发展态势,而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已彰显出巨大的发展潜能,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着力点。

  从去年到今年,从“十三五” 收官到“十四五”起步,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进行横向比较,中国做对了什么?“经济平稳增长,就业增加,保持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问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认为,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看,这些宏观数据均处于较为平衡的状态。

  而从更长的宏观调控周期去观察,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向好,取决于正确的战略抉择。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魏际刚认为,中国正处于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结构调整叠加期,在这样一个“大变局”时代,顺势而为的整体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战略的正确才能带来实施过程的正确, 只有过程的正确才可能产生结果的正确。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趋势。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十四五”起步阶段,政府通过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等多重举措,不断培育和壮大新动能,为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的动力。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0 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440.3,比上年增长35.3%。这意味着,尽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但是以“三新”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新动能仍实现了逆势快速增长,展现出良好的韧性活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根据调整后的最新指标体系, 2015—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19.6、146.9、191.2、257.9、325.5和440.3,分别比上年增长19.6%、22.8%、30.2%、34.9%、26.2%和35.3%。在新动能涵盖的网络经济指数、经济活力指数、创新驱动指数、知识能力指数、转型升级指数等分类指标中,网络经济指数增长最快(1323.6,比上年增长54.8%),对总指数的增长贡献也最大(贡献率81.7%)。

  “新动能指标数据的突出表现, 首先基于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战略,其次源于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薇认为,战略鼓励、政策倾斜和金融支持培育和壮大了新动能,而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消费的演变升级,又反过来支撑并深化了新动能。

  当下,新动能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互联网用户持续扩容, 数字技术不断进步。截至2020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达13.49亿户,同比增长2.3%;移动互联网的接入流量达1656亿GB, 是2019年的1.36倍。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成熟,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5G基建加快布局,物联网建设深入推进,有力支撑了网络经济快速增长。二是新业态不断涌现。在线办公、远程问诊、无接触配送等业务广泛展开,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高达37.2万亿元,同比增长4.5%。三是新消费快速增长。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0.9%。新动能的加速蓄势聚力,夯实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如何从中国乒乓球实力的角度解释中国经济?”东京奥运会后,美国彭博社经济学家汤姆·奥利克撰文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庞大的人口规模、重视教育和强调规划的实现——奥利克认为,中国在这项运动上的成功揭示了其经济崛起的一些重要原因。

  人口规模和重视教育很重要, 也都是经济崛起的基础性条件,但中国经济风雨无阻、一路向前的根本保障,是党的坚强领导和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魏际刚认为,从战略执行层面看, 政府首先制定具有前瞻性、连续性的政策,然后用政策的推力把时代的拉力、市场的动力和人的内生动力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的有机结合。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短板是培育新动能的关键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演变,业内普遍认为,下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趋复杂严峻,这将对恢复增长的经济形成反压。数据显示,7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50.4%,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

  “尽管上半年国民经济复苏态势良好,但仍然存在恢复不均衡和基础不稳固的现象,出现了一些结构性问题和一定的下行压力。”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分析,总体看, 我国宏观经济呈现稳步复苏态势, 但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挑战增多,外贸大好的形势也面临回调压力,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预计在四季度或明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会进一步显现,困难或将有所增加。

  吕薇也注意到,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小微企业、普通制造业和服务业面临的压力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她认为,这有疫情影响、产业链供应链不畅的原因,也有宏观政策支持不到位的情况。

  大多数中小微企业都不能算是新动能,但却是新动能的坚强后盾,是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新增就业的主要承载体、减压阀。徐洪才表示,当下大宗原材料价格普涨和疫情影响市场的双重压力,已经让中小微企业举步维艰。而政策上的放水养鱼,除非普遍减税降费,否则对中小微企业最有力的支持——金融政策的倾斜——现实中很难落实到位,国有企业的“大动脉”金融流动性过剩、中小企业的“毛细血管”缺血的现象亟待解决。

  “ 解决内循环不畅, 也是宏观调控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之一。”徐洪才认为,内循环不畅主要表现是投资的结构性失衡, 观察到的数据是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双下降。制造业增长不错,但投资增速偏低,甚至低于疫情前的正常水平;而基建投资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承债能力和基建边际收益的下降,也上不去。对于制造业投资,他给出的分析是,低端制造业本来利润率就低,再加上PPI 居高不下,成本高、利润低,对民营企业持续投资形成反压;而高科技制造业一直有我们的短板,因为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技术风险和盈利时长都充满不确定性, 同样投资有限。

  进一步提升并延续发展新动能后劲的重点,在于联合创新、突破关键性“卡脖子”技术。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认为,中国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在核心科技上的博弈将是长期战、胶着战、精准战, 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EDA设计工具、核心芯片、关键设备等。

  日前,一张传播甚广的“我国当前被‘卡脖子’的技术领域现状”图表,列举了“势必要突破” 的领域包括:软件方面有3个领域, 材料方面有7个领域,高端元器件方面有3个领域,电子制造方面有2个领域,设备方面有9个领域。

  “事实上,‘卡脖子’的领域远不止这些,比如农业中的种业, 还有生物科技、交通物流、海洋经济等诸多领域,同样有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现象存在。”魏际刚认为,实施联合创新,既要整合资源主攻核心技术,从源头上搞基础理论创新,又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立足企业特点,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为人才成长提供资源支持。同时,在支持企业建立创新联合体时,政府不要越位也不能缺位。一方面,政府应放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投入;另一方面,政府应严把创新联合体布局建设的顶层设计关,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优化确定阶段性目标, 并针对各阶段的支持举措作出前瞻性部署。

  制度创新+产业数字化,厚植发展新动能

  当前,我国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讲的这句话,切中肯綮、振聋发聩。

  培育新动能,根本上要靠创新驱动。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而面对我国科技领域存在的基础科学研究短板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待优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将制度创新和产业数字化作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如何“贯通”?又如何“形成”?安筱鹏认为,面对供需结构的时代巨变,产业数字化是解决“贯通”、推进“形成”的利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互联网大国(网络支付人口高达8.5亿,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的80倍)、全球最大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国(近40 万亿)、全球最大的数字消费大国(电商占社零总额24%,是发达国家2.4倍)、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相当于美、德、日之和),四个“大国优势”叠加,构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也奠定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局部领先的坚实基础;而数字化能够促使产业从需求端“单轮驱动”模式,向需求端、供给端“双轮驱动”螺旋式增长模式的跃升。

  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运营特点,安筱鹏认为,此类产业实现突破的路径,应在总结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力推“创新型企业+地方融资平台+中央政策支持+国家金融机构融资+国内市场牵引”的科技创新体制。新一轮大国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各类平台及其生态系统所承载的创新体系之间的竞争。而未来数字化平台能为科技创新与需求之间提供精准对接和高效迭代验证的新机制,将成为新科技研发、扩散、产业化的孵化器、加速器,为中国新动能跨越“死亡之谷”辟出一条新路。

  “厚植发展新动能,还须制度不断创新的护航。”魏际刚认为,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创新为方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让新动能更加澎湃有力, 就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中央审议通过《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项目成果评价改革,大力发展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管理自主权。

  在发展数字经济上,国家正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实施5G应用创新行动计划;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结构优化升级;超前布局前沿新兴数字产业,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 提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产业竞争力。

  在推动新型消费发展上,多部门力挺数字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智慧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供需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多措并举支持创业创新,一系列强有力举措加速落地。中央力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国家税务总局也及时跟进发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税费优惠政策指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税费优惠政策指引》《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税费优惠政策指引》等。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这是一个长期任务。”在徐洪才看来, 培育新动能,必须坚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针对市场主体期盼,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

  此外,徐洪才还强调应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保持宏观调控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统筹做好今明两年的宏观政策衔接,以保证经济继续平稳运行。

  “要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魏际刚说, 着眼未来,应深入推进“放管服” 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支持市场主体,以持续释放的改革红利为中国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注入不竭动力,以不断厚植的经济新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拓展更大空间。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1年第16期公号内容版权归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转载务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