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产经-> 热点->

大生态,新潜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兼顾发展与减排

来源:21经济网 发布时间:2022-10-13 12:04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十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环境质量显著改善,进入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产业绿色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得到大力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进加快,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得到坚决遏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约26.2%。

  “这是我国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不断改革完善的十年。”5月12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十年来,我们建立起了一整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保督察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这些制度建设的成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9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举行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

  9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工作情况。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表示,我国能源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要进展,“双碳”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十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刘德春介绍,我国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明显、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在上述发布会上,黄润秋表示,我们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的谋篇布局更加完善、更加系统,也更加成熟。

  十年来,我国改革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实施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河湖长制、生态保护红线、排污许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一系列制度。这十年间,还制修订了30余部相关的法律法规,越织越密的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生态环境质量方面,2021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全国地表水I—III类断面比例达到了84.9%。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我国实施了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了固体废物“零进口”的目标。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达到18%,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得到了很好的恢复。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生动展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举措就是部署开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圆满超额的完成,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首先,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空气质量指标PM2.5,也就是细颗粒物全国的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了2020年的33微克/立方米,进一步降到了去年的30微克/立方米,历史性达到了世卫组织第一阶段过渡值。另外,优良天数比率去年达到了87.5%,比2015年增长了6.3个百分点,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2013年到2020年这7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幅度相当于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启动实施以来30多年的改善幅度。

  其次,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这十年,I—III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提升了23.3个百分点,达到了84.9%,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体基本得到了消除,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最后,土壤环境质量发生了基础性的变化。这些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性法律《土壤污染防治法》,这是一部很重要的法律。开展了全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详查,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黄润秋认为,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十三五”的“坚决打好”到“十四五”的“深入打好”,这不仅仅是用词的变化,从内涵上来说,它意味着我们遇到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难度更大、范围更广,要求的标准也更高。所以,“十四五”仍然要坚持保持力度,延展深度,拓展广度,用更高的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这十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也从68.5%下降到了56%。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去年上线了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越来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十年来,我国为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作出历史性贡献。中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去年,在中国昆明召开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发布了《昆明宣言》。中国还积极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这十年,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了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不断提高碳排放强度的削减幅度,不断强化自主贡献目标(NDC),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全面绿色转型的轨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黄润秋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是非常难的,因为中国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也偏重。所以,实现这个目标,对中国是巨大的挑战。但这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了强大的政治推动力。

  “双碳”工作稳步推进

  在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同时,碳排放也在不断下降,实现了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

  十年来,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了34.4%,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首先,稳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十年来,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68.5%下降到去年的56%,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了6.9个百分点,达到了16.6%。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增长了2.1倍,突破了10亿千瓦,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都是稳居世界第一位。这十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有2/3来自于清洁能源,全国燃煤锅炉和窑炉从50万台减少到现在的10万台。大力实施北方地区冬季的清洁取暖,2700多万户农村居民告别了过去烟熏火燎的冬季取暖方式,不仅在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上明显的提升,而且也显著改善了空气质量,因为少烧了6000万吨以上散煤。

  其次,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十年来,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持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盲目扩张,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十年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了26.2%,是全球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相当于少用了14亿吨的标准煤,少排放了29.4亿吨的二氧化碳。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销量2021年达到352万辆,也是位居全球第一。这十年,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钢铁达到了3亿吨、水泥4亿吨、平板玻璃1.5亿吨重量箱。建立世界最大清洁煤电体系,有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进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6.3亿吨粗钢产能目前正在或者已经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

  最后,持续提高碳汇能力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十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增长了7.1%,达到2.27亿公顷,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森林碳汇增长7.3%,达到每年8.3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抵销了我国一年的汽车碳排放量。发布了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持续开展适应型城市的建设试点,农业、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此外,大力推进全国的碳市场建设,通过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也作出了中国贡献,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生效和顺利实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黄润秋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态度是坚定的。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中国言必行、行必果,我们将全面落实已经制定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为建设美丽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明确提出后,相关工作也在稳步推进,目前“1+N”政策体系已构建完成。

  2021年10月24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对指导和统筹“双碳”工作起到纲领性作用。紧随其后于10月26日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作为“N”系列政策中的首要文件,对后续出台的“N”系列政策起到统领作用。

  在“双碳”顶层设计框架明确之后,各有关部门制定了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和支撑保障政策,各省(区、市)制定了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目前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绿色金融政策把金融机构纳入了环境管理体系中,由此管理队伍得以扩充,形成全民管理环境的体制,并形成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在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下,国际能源市场供需失衡加剧。在此背景下,要实现“双碳”目标,更需要平衡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

  “我们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与此同时,我们的生产供给产能也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CUS专委会副主任、伦敦大学学院基建可持续转型教授梁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稳经济的措施应积极衔接“双碳”工作,在基础设施提标改造、节能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考虑进行投资倾斜。

  曾刚认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整体的统筹,更需要加大相关产业的投入,寄希望于技术的突破。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转型是关键,中国需要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针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问题,刘德春如此表示。

  全国碳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以市场手段应对气候变化,支持中国低碳转型的有效政策工具。

  中国的碳市场建设始于地方试点。2013年,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奠定了基础。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运行。作为展现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窗口,推动企业低成本减排的作用初步显现。

  全国碳市场开启一年多来,平稳运行,碳价稳中有升。截至10月1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5348937吨,累计成交额8570459509.58元。

  “全国碳市场运行期间,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有效发挥了碳定价功能。”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目前,全国碳市场纳入了电力行业,未来覆盖的行业范围将扩容,“十四五”期间将纳入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其他七个高排放行业,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将扩容到70亿吨,覆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60%左右。

  全国碳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支撑碳市场的各类法规和配套制度仍待建立健全。国务院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明确了16件拟制定、修订的行政法规,其中包括由生态环境部起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2022年9月28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透露,《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目前的状态是待审未定,但相信该条例的出台是可以期待的。

  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金融起着关键作用,碳市场是联系绿色金融与“双碳”的纽带,碳金融的支持对全国碳市场的稳健发展、“双碳”目标的稳步达成起着重要作用。

  绿色金融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奠定,使得我国在气候投融资方面已具备充分条件,气候投融资的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今年8月获批的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决策部署的最新实践。

  2022年7月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21世纪经济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气候投融资与中国未来”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处长丁辉表示,跑步进入碳中和是一场硬仗,这要求“双碳”政策的制定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气候投融资就是实现“双碳”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是政策顶层设计的重要一环。

  “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探索一批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8月23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支持和指导试点地方建立各相关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积极培育具有显著气候效益的重点项目,加强对碳排放数据质量的监管,积极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