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访谈-> 传媒精英->

章于炎——在实践中学新闻

来源:网络 作者:中国产业网 发布时间:2012-05-17 10:20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搜狐传媒:美国密苏里大学是媒介研究比较前端的学校,您觉得在美国媒介融合探索的现状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我们可以借鉴的案例吗?

  章于炎:你是说探索,还是实践的现状?

  搜狐传媒:两者,探索是指学术上的一些,实践是已经做成的那种。

  章于炎:可以这么理解。美国正式的大规模把媒介融合用于新闻实践是在2000年左右,就是当时在美国坦帕这个地方,佛罗里达州坦帕这个地方新建了一个新闻中心,这个新闻中心同属一个媒介集团,这个媒介集团名字叫做总媒介集团,名字就是这个名字。他把他分散在坦帕各地的四个媒体融合到一个建筑物里面,一个大楼里面,然后在这个大楼里面让他们各自占一个楼层。这个楼是采取天井式的,在下面设立了一个超级指挥台,由各个媒体平台的执行总编这样的一些人在这里轮流值班,实时发布媒介融合采访的相关任务分派或者指令。这应该是在美国研究者、研究界、学界业界大家所公认的首先开始。首先开始以后,在美国,乃至世界各地都引起了轰动,当时很多人去参观,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可以说是一度有小联合国之称。参观以后,坦帕这个地方自己也在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总结和完善,他觉得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最普通的是工作量问题,作为个记者,他本来是一个纸媒的记者,他又要做电视采访,又要为电视出镜,这样无形中工作量就大了,因为美国是年薪制,既然是年薪制,那我工作量大了,有的人就是思想境界比较高,或者这方面兴趣比较大,他没问题,但是有些人境界不是那么高,他又会有一些计较的情况出现。这就带来了一些劳动力方面的问题,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再带来一些媒体文化方面的问题。有些人本来是纸媒的,我喜欢搞纸媒报道,现在又推荐我拍视频,又存在一个媒体文化转变的问题。所以这些问题都在不断的探索当中。由于美国这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发展阶段和政策跟我们都不一样,他不能说一刀切,你这个摄影记者就是摄影记者,你现在不仅要拍静态照片,每次还要拍视频,他不能这么硬性的规定。他不断的倡议提议,同时不断的在媒介集团里面举行这样的培训,使单一媒体的记者慢慢的浸润在这样一个文化当中,慢慢的探索,这样形成了一种风气,也形成了一种潮流。这个问题慢慢的自觉做媒介融合报道的人越来越多。至于说做到什么程度,有那么好那么完美无缺,拍的视频,我不是电视设想记者,我是一个静态摄影记者,那我拍的视频是不是就那么专业,这个不做要求,当然不停的培训,也不是说你必然要拍那么好。允许他在探索的过程当中,在摸索的过程中,允许他有不完善,允许有错误,允许有适应的过程。

  搜狐传媒:不知道您对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是否了解,您对国内媒介融合的现状是什么样的评价,觉得应该再往什么方向发展会更加完善一点。

  章于炎:这个发展首先是一个不平衡的。据我了解,在一些传统媒体,比如报业、电视台,他们有些发展是比较快的,或者是比较早的。这个是跟单位的领导层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是跟个人有很大的关系。个人对这个领悟的比较早,根据传播学里面的创新扩散理论,有人比较早的习得者,也有比较晚的习得者,有的单位他习得早的人比较多,他就会做的比较好。再加上单位的重视,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辽宁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他们就会开展的比较早,形成一种风气,还有南方报业集团,广州报业集团,形成了一种风气,比较早一点的拥抱这样的新技术,所以他会推广的比较好,也比较重视,相对来说也比较强调,也做一些培训,也给记者配一些相关的工具,所以说,他就会做的比较好。

  这个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在有些传统媒体里面可以说是很不重视,也很没有感觉,都有这样的情况。目前来说,我觉得发展是不平衡的。我们这个国家是一个政府行为因素比较重的国家,政府的政策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什么政府的政策规定,你这个报业,你这个电视必须搞媒介融合,那么这样作为一个自发的行为,或者作为一个市场的需要和要求,媒体发展的要求来说,他的动力就并不是那么太足,压力并不是那么太大。再加上我们国家这几年的宏观经济也非常不错,宏观经济好,微观经济也就很好,所以说他的迫切感没有像美国媒体那么重,所以很多传统媒体的发展很不平衡。

  搜狐传媒:密苏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全球来说是比较优秀的学院,我们这边的教学特色和重点区别与其他国家的新闻传播方面的优势在哪里?

  章于炎:我们密苏里新闻学院是美国第一所新闻学院,创办于1908年,我们有很多的数据来证明我们是美国最好的新闻学院。在我们的历史上,我们非常强调密苏里方法,密苏里方法应该说是一种非常强调作为新闻这块也好,传播学这块也好,非常强调动手,在干中,在学习当中,通过实践新闻,实践传播,来学习新闻学习传播。所以我们非常强调动手能力。我们的媒介融合专业是05年建成的,我们在建成以后发展非常迅速,我们在媒介融合中有可圈可点的,值得骄傲的是把媒介融合的教学和iphone的实用功能,ipad的使用功能跟业界相结合。我们同学除了从课堂课面上学习媒介融合,学习网页制作,他们还到我们的网站上进行网页的实实在在的操作。所以说,尤其在本科这个层面,我们非常强调动手,在干中学新闻,这是学新闻的一个最好的途径。

  因为在美国来说,说老实话,大部分的院校都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可能我们在这方面开始得更早,强调的更加充分,做的也会更好一些。同时我们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因为我们有属于商业级别的,不是属于校报、校刊这样的媒体,我们有正规的商业媒体,可以让同学直接在商业媒体里面工作,通过这样的工作来学习和领会新闻。这也是我们引以为骄傲的长处。

  搜狐传媒:全能型复合型人才是不是我们密苏里学院培养人才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张于炎:全能型复合人才的这个说法是有一点值得商榷之处的,刚才南方日报前社长范先生也讲到,全能记者和我们说的背包记者,全能记者的提法是有提的,现在更多的,我们从新闻实践的角度来说更多的称之为“背包记者”。所谓背包记者也就是一个人出去以后,在他的背包里面带有各种各样的采访工具,从微型的高清摄像机、录音机、电单的摄像机、活动键盘、话筒等等,一应俱全。有了这些工具,他可以进行单一媒体之外的多媒体的采访。对于这样的人才,我们在培养的过程当中,我们有两种方案,一种,因为我们媒介融合专业是这样一个专业设置,首先媒介融合专业要多媒体都会,但是在多媒体都会的过程当中,你要突出一个媒体,比如说你是媒介融合专业的,你是媒介融合专业中广电方向还是纸媒方向,还是调查新闻方向,一专多能。因为我们担心的是怕培养出来的人才样样都会,样样都不精。所以如果我们培养出来一专多能的媒介融合记者,我们当然也可以称之为是一个全能记者,或者称之为“背包记者”。

  我们在新的技术发展的时代,我们有很多的必修课,我们有七个专业,各个专业的必修课当中我们加入了一个多媒体报道基础这门,过去不是七个专业的共同专业课,现在列为七个专业同学都必修的共同专业课。可见我们对任何一个同学,不管什么专业的,对他全媒体的技能培养的重视。

  搜狐传媒:本身我看您是中国合作项目的负责人,目前您正在做的对华的这些合作项目有什么?或者说您这个部门在未来得发展前景,或者说将要做的项目有哪些?

  章于炎:我们这个项目在我们学院已经有很多年了,可以说从我到密苏里读新闻硕士,2000年开始做研究生的IA,就是助研这个工作,就开始发展和中国的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做了很多年,这个项目首先的主体内容是把美国的一些新出现的新闻传播方面的理念,一些技巧,一些技术,或者说一些设备,我们把他介绍过来,就像创新理论扩散一样的,介绍到中国。在介绍的刚才中,我们在中国举行很多的培训,由我们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资深老师,再加上业界的一些专家,到中国通过举办培训班的形式,有些是比较讲究讲课式的,有的是强调动手式的,来培训中国的记者和编辑以及新闻从业人员。同时,也在中国组织,每年都有很多批中国业界的,甚至一些政治发言人层面的人到美国进修,在我们新闻学院进行短期的培训,一般是一到两周,同时再到美国的相关主流媒体、主流的公共发言人,国务院发言人,国会发言人,进行参观和考察学习。

  同时,这几年我们也扩大在中国的项目,我们每年还有来自中国业界学界和术界的访问学者、访问从业人员,在我们那里进行半年到一年的进修,这是属于非学历教育。我们还在这几年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等开设了课程,包括我们金陵新传媒学院,开设了二加二的双学士学位的培训计划。这样我们中国的同学在中国学了一二年级以后,三四年级再到美国去学习,这样毕业以后可以获得两个学校的双学士学位。这个合作的项目我们一直都是欢迎各种各样的合作提议和创新的观念,基本上可以说只要能够合理的合作项目,我们都可以进行。

  搜狐传媒:明白。感谢您,希望您多多的跟我们搜狐合作,如果有项目,我们搜狐可以介入一下。

  章于炎:搜狐可以界定为新兴媒体。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