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财经-> 财经研究->

17部门共建中小企业发展“基础性制度”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望有效缓解

来源:21经济网 发布时间:2020-07-27 12:05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为了扶持中小企业更好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再度出台重磅政策。

  7月24日,工信部网站显示,经国务院同意,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7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既提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的具体措施,又对加大财税支持、优化服务体系、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了制度设计,同时对完善基础性制度、压实地方政府责任提出了要求,共从7方面提出了25条具体措施。具体来看,《若干意见》更加突出了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更加突出了金融和财税支持。

  “可以预见的是,众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新政将加快面世步伐。”一位股份制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门主管向记者指出。

  在他看来,这些举措不但将推动银行机构持续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还有助于中小企业从多层次资本市场获得更多元化的投融资支持。

  一位城商行对公业务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他所在的银行已开始着手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授信尽职免责负面清单制度,只要信贷部门对中小企业的尽职调查与授信风控流程无“操作差错”,若中小企业因疫情等不可抗力事件遭遇经营困难而无力还贷,银行将不再追究信贷部门的坏账责任。

  此外,银行内部还在讨论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不良容忍度,给予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他们持续扩大中小企业信贷扶持覆盖面。

  但他承认,要增强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财政扶持力度,光靠政策支持是不够的。如今他们遇到的最大操作难题,是各行各业中小企业的信用数据、生产经营数据、产业链上下游资金周转数据信息、企业实际负债数据都难以打通,令银行无法全面了解中小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无法做到精准的贷款等投融资服务风险定价。

  多位金融业内人士直言,此次《若干意见》的出台,将有助于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构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解决金融机构扩大中小企业信贷投融资扶持的诸多瓶颈。

  构建中小企业金融财税扶持的“长效机制”

  “尽管这些年相关部门持续出台金融财税扶持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些痛点仍没得到有效解决。”上述城商行对公业务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比如小额金融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尚未建立,导致众多中小企业不得不疲于奔命平衡各方债权人利益,无力救助企业摆脱经营困境。其中最常见的现象,是不少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存在多头借贷状况,一旦出现某笔贷款逾期,众多金融机构会迅速想尽办法“冻结”企业大量资产以保护贷款安全,如此各债权人闻风赶来追债,令企业主花费大量精力平衡各方利益,根本没有力气整合资源恢复生产与自我造血能力。

  此外,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长效机制尚未完善,令部分银行一面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投放,一面却在收紧中小企业信贷投放门槛。其结果是大量贷款流向地方优质中小企业或大型企业下属中小企业,无法令更多中小企业受益。

  与此同时,尽管地方政府担保机构致力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但银行与地方政府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比例不均,加之尽职免责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双方都竭力避免坏账出现,将担保性贷款服务对象集中在少数经营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

  一家中部地区新能源设备研发类中小企业创始人对此感同身受。

  尽管当地银行出台了多项面向中小企业的纯信用贷款产品,但他目前能使用的,只有税金贷(即根据企业上一年税收状况敲定信贷额度,且一家银行信贷上限不超过100万元),如此他必须寻找多家银行寻求税金贷,才能勉强满足企业扩大生产的资金需求。

  “相比而言,那些具有大企业股东背景、或拿到政府订单的当地中小企业就能轻松拿到地方政府担保机构的担保额度,一家银行就能轻松提供数百万贷款。”这位中小企业创始人表示。这背后,是大量新兴产业科技研发型中小企业获取银行信贷扶持的难度依然不小。

  《若干意见》恰恰针对这些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顽疾”给出了制度性解决方案,比如在融资促进方面,相关部门提出优化货币信贷传导机制;健全多层次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发展便利续贷业务和信用贷款,增加小微企业首贷、中长期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强化小微企业金融差异化监管激励机制;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等。在财税支持方面,相关部门则提出健全精准有效的财政支持制度,建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公司制母基金,健全基金管理制度,完善基金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长效机制;强化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政策机制,修订《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

  前述股份制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门主管表示,目前内部已经着手优化中小企业信贷的考核机制,包括将小微企业服务情况与资本补充、金融债发行、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考核提任相挂钩,随着《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修订,他们还将根据新政策进行优化,持续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打通数据孤岛“不可或缺”

  在多位银行机构人士看来,要推动金融机构更大范畴地向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还得打通反映中小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各个信息数据孤岛。

  “如今我们最头疼的,就是数据不全。”一家城商行分管中小企业信贷的副行长向记者透露。以税金贷为例,他们原以为这是一款不错的中小企业信贷扶持类创新产品——通过企业上一年缴税记录敲定信贷额度,既能“准确”评估企业以往盈利状况,又能根据企业缴税记录测算企业实际生产运营规模设定更精准的信贷额度,以便信贷资金更有效地流向实体经济(而不是被企业家用于买房炒股)。

  在实际运营一段时间后,他们意外发现税金贷的坏账压力不小。究其原因,不少中小企业上一年运营状况不错,但下一年遭遇行业增速放缓、联保联贷被追索资金等风险事件,经营状况一下子大幅下滑,导致还款纷纷逾期。

  “这背后,是银行无法全面掌握中小企业最新经营数据,难以针对行业波动、中小企业其他潜在负债突然爆发、自身经营激进程度做出及时评估。”这位副行长坦言。其结果是银行鉴于信贷风控要求,不得不将单家中小企业税金贷额度上限压缩至80万元,反而令不少资质不错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纯信用贷款满足生产运营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部门也注意到这个问题。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完善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和发布制度,包括健全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制度,定期发布中小企业统计数据,以及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统计制度,编制中小微企业金融条件指数,探索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开展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分析等。

  在多位银行人士看来,要打通中小企业的数据孤岛,最关键的步骤是实现中小企业各类信用数据信息的归集与共享,进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同时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才能驱动金融机构以此持续创设新型小微企业征信产品,高效对接金融服务。

  《若干意见》对此提出,坚持“政府+市场”的模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查询机制,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整合共享各类涉企公共服务数据。

  上述副行长表示,若中小企业各类经营与信用信息数据都能实现全面归集共享,他们完全有把握对各行各业中小企业实现精准的信贷风险定价,面向中小企业的税金贷放款金额上限有望再度回到最初的150万元。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