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财经-> 财经市场->

37天23只碳中和债发行 未来或迎三大变化

来源:21经济网 发布时间:2021-03-18 10:58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碳中和”风起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就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升到“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的高度,一系列部署工作也在井然有序推进。在资金端,从2月9日首批碳中和债券发行至3月17日,37天共有23只碳中债发行,规模合计259.14亿;在企业端,包括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高碳排放行业,逐步开始进行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打造绿色制造体系,抢占制高点。(林虹)

  3月18日,国家开发银行将面向全球投资人发行首单“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200亿元,是目前全市场发行金额最大的专项用于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绿色债券。

  这将是首只由金融机构发行的碳中和债。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从2月9日首批碳中和债券发行至3月17日,37天共有23只碳中和债发行,规模合计259.14亿元(详细名单附后),其鲜明的特点是在债券全称中有“碳中和债”“专项用于碳中和”的标识。

  碳中和债属于绿色债券的子品种。相较于普通绿色债券而言,碳中和债的资金用途更为聚焦。此外,碳中和债强制要求进行第三方评估认证,详细披露了具体的碳减排环境效益。

  “碳中和债作为创新品种,为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政策支持叠加碳中和债对发行人有一定的形象宣传效应,预计年内碳中和债发行量将大幅扩容。”中证鹏元评级资深研究员高慧珂表示。

  记者采访了解到,未来碳中和债或现三大变化:从债券类型看,目前碳中和债分为碳中和债务融资工具、碳中和公司债两类,未来碳中和企业债、金融债等均有可能出现;从发行主体看,目前碳中和债主要由高评级的央企、国企发行,未来亦可能扩容;从用途看,当前碳中和债券支持碳减排项目,未来碳汇也可能成为支持领域。

 

  碳中和债属于绿色债券的子品种。相较于普通绿色债券而言,碳中和债的资金用途更为聚焦。IC PHOTO

  需进行第三方评估认证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的八项重点工作后,相关部门创新推出碳中和债。2月9日,交易商协会在绿色债务融资工具项下创新推出碳中和债,要求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上交所、深交所分别于2021年2月25日、2021年3月5日也推出碳中和公司债券。

  Wind数据显示,2月9日南方电网、三峡集团、华能国际、国家电投集团、四川机场集团、雅砻江水电6家企业注册的首批碳中和债成功发行,拉开了碳中和债的发行序幕。

  据记者统计,截至3月17日,共有23只碳中和债发行,规模合计259.14亿。其中,碳中和公司债11只,募资规模为142亿元;碳中和债务融资工具12只,募集资金规模为117.14亿元,包含中期票据和资产票据两类。

  高慧珂表示,助力碳中和目标,建议碳中和金融债、碳中和地方政府债、碳中和企业债等债券品种均可以发行,监管机构应尽快出台具体的碳中和债券标准,以指导市场发行工作。

  国开行3月18日拟发行的碳专题债即为碳金融债。该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风电、光伏等碳减排绿色项目,有效推动电力系统脱碳,实现能源系统跃迁。据第三方认证机构联合赤道认证,募投项目均符合国内绿色债券相关标准,且满足国际最新气候债券标准(V3.0版)要求。

  与普通绿色债券相比,碳中和债券均要求进行第三方评估认证。以长江三峡集团发行的碳中和债为例,此次债券募集资金20亿元,所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满足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募集说明书还披露,发行人已聘请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通过定量与定性两个维度对本次债券募集资金拟投项目的环境效益进行评估。

  评估显示,本次债券募集资金对应的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后,与同等供电量的火力发电相较而言,每年可协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367.79万吨,替代化石能源量1847.76万吨标准煤;协同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1794.19吨,协同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1310.32吨,协同减少烟尘排放量2295.38吨,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从目前发行案例来看,如果选择发行碳中和债务融资工具,需要进行发行前第三方评估认证,详细披露募投项目的环境效益;而如果选择发行碳中和公司债券,没有要求必须进行发行前第三方评估认证,但是需要约定在募集资金实际投入使用后最近一次披露定期报告时,同步披露由独立第三方机构出具的项目碳中和评估认证报告。

  投资端亦需配套政策出台

  从募集资金用途看,前述碳中和债主要是新项目建设、偿还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前期借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募投项目以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核电、抽水蓄能项目等清洁能源为主,也有轨道交通、低碳绿色建筑项目。

  高慧珂表示,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从碳排放(减排)和碳汇(吸收)两端共同努力。当前碳中和债券支持的项目均属于从碳排放端减少碳排放,而碳汇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也需要重视,建议认可碳汇符合碳中和债券的资金用途领域。

  所谓“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或机制。

  从发行主体企业性质看,23只碳中和债发行人均为地方国企及央企,主体评级绝大部分均为AAA,比如南方电网、华能国际、国家电投集团、长江三峡集团等。换言之,目前碳中和债的发行主体资质普遍较好,因此其票面利率大多低于同日中债估值。

  如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发行的“21中电投GN001”期限为2年期,票面利率为3.4%,低于当日中债估值16BP。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陈健恒表示,这可能与发行主体本身资质较好、市场认可度较高有关,但不排除可能会存在非市场化因素。

  “从普通绿色债券发行情况来看,并未发现绿色债券有明显的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在当前发行人考核仍是以融资成本为主的市场下,能否降低其成本仍是提升发行人发债动力的根本。”陈健恒称。

  陈健恒表示,碳中和债的推出是境内绿色债券市场的又一创新和突破,有助于境内绿色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碳中和债有了更多的进步和突破,比如与国际标准更加紧密结合、信息披露要求更加明确、碳排放计算以及环境评估更加完备,但是制约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发行端政策较多,但是未有投资端的配套政策出台;国内ESG投资理念相对薄弱,未来仍需政策引导。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