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产业-> 装备->

破解稳就业与去产能矛盾,关键在加快制造产业转型

来源:新浪 发布时间:2019-09-12 11:08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钟宁桦日前指出,在当前中国发展中,稳就业与去产能存在一些结构上的矛盾。为了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培养高技能人才,适应新的产业需要。

  9月11日,钟宁桦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世界中国学论坛”演讲时表示,通过对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所有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他发现若一省的就业情况恶化,省内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就增加,并且在大中型企业组中更明显。

  “不仅如此,如果一省的就业情况恶化,那么当地僵尸企业就会增加投资、扩张产能并且雇佣更多员工,同时它们会获得更多政府补贴。”钟宁桦指出,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出于保就业、稳增长的动机,导致很多很多僵尸企业“僵而不死”,过剩产能无法清除。

  钟宁桦指出,以处置“僵尸企业”为关键化解过剩产能,存在着启动难、实施难、人员安置难等问题。如果大规模出清落后产能,会使得部分地区和行业的失业压力显性化。

  因此,为了稳就业,部分地区不得不继续投资这些低效企业以吸纳失业人员。

  “这也是为什么‘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的一部分原因。”钟宁桦说。奥肯定律,是指实际GDP增长2%左右时,失业率会减少1%的经济学规律。而在中国,两个指标却出现一定变异。近几十年来,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发减弱。钟宁桦解释道,这就是因为当经济下行时,地方政府的“保就业”压力较大,会通过让重点企业与低效率企业加大投资的方式来稳定就业。

  反过来说,这也意味着政府重点投资的新兴领域存在着吸纳就业能力较弱、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的现实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一困境,钟宁桦提出,我国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的配套服务业,发挥新产业、新业态促进拓展新就业岗位的作用。

  “与此同时,还要加大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扩大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钟宁桦指出,只有就业供给方和需求方同时转型升级,才能缓解“稳就业”与“去产能”的结构性矛盾,实现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的转型。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