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产业-> 汽车->

全球汽车产业链不可能“去中国化”

来源:网易号 发布时间:2020-08-28 13:35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给全球汽车业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打击。跨国汽车公司发布的最新第一季度数据显示,运营利润和销量大幅下降,甚至4月份整个印度国内汽车市场的销售数据都为零。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市场的复苏趋势十分明显,这让全球汽车企业燃起了希望。流行病过后,哪些汽车制造商可能成为未来的赢家?全球汽车产业链“去中国化”可行吗?被誉为德国“汽车教父”的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经济管理与汽车专业教授费迪南·杜登霍夫(Ferdinand Dudenhoff)最近在接受《环球时报》独家采访时表示,全球汽车业正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危机,而中国是最具活力的市场。谁“退出中国”,谁就是输家。

  这种流行病将颠覆中国、美国和欧洲的汽车模式

  环球时报:最近国际油价暴跌,甚至一度进入“负油价时代”。除了疫情的影响,你认为这会对汽油车和新能源电车产生什么影响?

  杜登霍夫:2016年全球油价下跌时,给汽车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提振。然而,如今油价暴跌无疑给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的电动汽车泼了一盆冷水。然而,“负油价”只是暂时的,它与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全球封锁令导致的石油需求下降有关,并将随着以往疫情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和中国不会放弃“减排”目标。欧洲今年将引入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换句话说,新冠肺炎危机不会改变电动汽车的转型。疫情过后,欧洲和其他国家将对电动汽车的销售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我们将更快地过渡到电动汽车时代。

  环球时报: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这种流行病会对全球汽车工业产生什么影响?这种流行病会极大地扭转世界汽车格局吗?

  杜登霍夫:在我看来,汽车工业正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危机。这场危机不像2009年那样局限于一个主要市场,但现在几乎所有核心市场都有连锁反应:中国、欧洲和美国。全球需求已经严重减少,几乎一夜之间导致了巨大的产能过剩。汽车工业的格局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首先,美国对汽车的需求现在急剧下降。执掌美国的是一位非常情绪化、目光短浅的总统。因此,我们无法预测美国市场的形势。根据特朗普的情绪,你可以猜测任何事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除了特斯拉之外,美国汽车制造业还面临更多的问题。美国市场预计需要三到四年才能复苏。

  其次,欧洲可能需要长达十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去年的销售额。欧洲汽车工业刚刚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现在受到了重创。然而,德国汽车制造商相对更好,因为他们的重点一直在中国。

  最有活力的市场肯定是中国。首先,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即将结束。其次,中国将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政府刺激计划。第三,中国不是一个饱和的市场。在欧洲或美国这样的饱和市场,1000名居民拥有500至700辆汽车。在中国,车辆密度是每1000名居民拥有100辆汽车。因此,中国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德国汽车正在觉醒

  环球时报:疫情爆发后,一些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停产,欧美汽车零部件供应出现短缺。有些人认为,就汽车行业而言,全球供应链似乎不是一个好主意。各国应尽最大努力确保零部件在当地的供应,甚至有些企业正在准备“去中国化”。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杜登霍夫:我认为全球供应链是个好主意。由于这种流行病,主要汽车生产国的供应链已经变成了“本地制造”,而不是“全球制造”。就像面具一样,许多国家现在都在当地生产。然而,这不是一个长期计划,因为疫情过后需求会下降,许多欧洲口罩生产线将被淘汰。毕竟,中国面具有更大的价格优势。汽车生产类似于面具。中国有很多优势。供应链的低端集中在中国,如原材料和汽车零部件。越来越多的中欧列车在中国和欧洲之间运行,可以快速地将零件或整车运送到欧洲。这对欧洲汽车工业来说是一个机会。如果美国采取“从中国撤出”的政策,它将成为一个失败者。

  环球时报:目前,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开始恢复生产,很多人认为,在全球很多地方的汽车产业链还没有恢复的时候,中国将成为全球汽车的“避风港”。你怎么判断?

  杜登霍夫:全球汽车的未来在中国。从长远来看,这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战给美国企业造成巨大损害的地方。特斯拉是一家仍在中美贸易战中倒退的美国公司,尽管特斯拉的大规模计划,包括新工厂和新车型,仍在爆发中推进。德国的主要汽车制造商仍然相对稳定,因为它们在中国的份额很高。中国正在逐渐复苏。德国汽车制造商也比其他欧洲汽车制造商恢复正常的速度更快。

  环球时报:德国是现代汽车的诞生地,但是为什么世界上最热的特斯拉出现在美国?这个问题在德国汽车工业中讨论过或反映过吗?

  杜登霍夫:德国汽车依靠精湛的机械制造和工艺,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繁荣。但进入21世纪后,汽车工业越来越依赖创新,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德国在这两个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和中国。德国需要科技公司,像谷歌或腾讯这样的软件公司可以发挥作用。他们可以用软件来控制车辆。德国汽车制造商现在正在觉醒,需要迎头赶上。大众、宝马和戴姆勒都有深厚的汽车制造背景,现在他们正与科技公司加强合作。

  对中国私人汽车公司更加乐观

  环球时报:中国宣布汽车行业将取消中外乘客“50: 50”的比例限制。这会给外国汽车公司和中国本土汽车公司带来什么样的竞争和挑战?

  杜登霍夫:“50-50”的股份比例限制保护了中国国内的汽车工业,这让中国赚了钱,但也让中国的汽车工业损失了很多时间,因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实际上还没有学会技术。相反,中国汽车制造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电动汽车改造获得了更多优势。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正在增强,尤其是在未来技术的应用方面。以德国为例,未来德国与中国的合作形式将会更多,不仅是制造商之间的合作,也包括制造商与科技企业之间的合作。

  在我看来,未来中国的私人汽车制造商更有可能成为大众等国际巨头的竞争对手。比如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和比亚迪。十年前,中国汽车还代表着低价格、低质量和缺乏安全性。但现在中国企业已经进入东欧市场,中国的新汽车品牌将在未来10年内在整个欧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韩国和日本汽车花了很多年才取得这一成就。

  环球时报:在全球范围内,什么样的汽车制造商可能成为未来的赢家?

  杜登霍夫:未来的汽车工业是技术的竞争。技术公司在汽车工业中越来越重要。目前,中国在两大领域拥有优势。一个是电动汽车电池领域。几年前,全球动力电池由韩国和日本主导,很快成为中国、韩国和日本的三方对抗。现在中国占主导地位,世界十大企业大多是中国企业,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三星、松下等韩国和日本企业正在被超越。

  二是汽车信息技术领域,如汽车联网和自动驾驶。中国已经在5G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5G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人-车-家将在整个场景中实现无缝互联解决方案。华为提供了许多基于车辆互联网的产品,如八达通、HiCar等。美国正在慢慢失去在这个领域的优势。在我看来,任何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稳定关系的企业都是潜在的赢家。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