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新闻-> 产业媒体->

工业大省亮出规划 “十四五”创新引领由大变强播报文章

来源:中国工业报 发布时间:2021-10-11 09:04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在我国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创新放在了具体任务的第一位,明确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工业发展离不开创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江苏、广东、山东等工业大省,都在近期确定了 “十四五”时期创新发展的目标和路径,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开启由工业大省加速向工业强省迈进的新征程。

  江苏:锚定创新全链条一体化

  9月22日,江苏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 《江苏省 “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江苏省科技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同期中等以上水平。

  根据 《规划》, “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将统筹推进科技创新 “七大行动”,包括:实施战略科技力量培育行动,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快建设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引领、以3大省实验室为基础、以10家以上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以N家工程技术创新平台为桥梁的 “1+3+10+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统筹推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 “双提升”行动,壮大提升十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十大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集群;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深化行动,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实施创新人才集聚行动,建设国际一流科技人才队伍;实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创新创业生态优化行动,加快打造竞争力强、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创业生态。

  尤其是在工作路径上,江苏省提出要改变以往一层一层 “爬楼梯”部署的做法,面向 “十四五”及更长一段时期,站在新的平台上做整体性、格局性布局,锚定创新的全链条一体化,谋划科技强省的建设路径,着力实现 “四大转变”:一是推动创新导向从以技术创新为主向以技术创新和原始创新并重转变;二是推动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价值链统筹配置转变;三是推动力量布局从点状平台为主向体系能力整合提升转变;四是推动体制机制从以单项政策为主向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转变。

  广东:布局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介绍广东省 “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情况时表示,广东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加快建设制造强省。 “十四五”时期,广东将巩固提升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继续做强做优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着力稳住智能家电、汽车等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着力寻找产业扩能提质新的突破口。

  “十三五”时期,广东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连续四年位居全国首位。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为广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贡献强大的科技力量。

  广东省提出,要在 “十四五”时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依托这些重大创新平台的优势,实施新一轮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三年行动计划;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探索建立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路径”;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实施更加开放的科技人才政策,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综合服务保障水平;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建设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

  山东:确立在全球版图中的特色优势

  山东省提出, “十四五”时期,山东将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力争到 “十四五”末,综合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在若干战略领域实现领跑,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确立山东特色优势。

  今年7月, 《山东省 “十四五”制造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规划》提出,到2025年山东省力争培育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3到4家,省制造业创新中心50家左右, “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达2000家左右。 “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项目1万项左右。

  根据 《规划》,到 “十四五”末,山东将实现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全面提升,整体竞争力大幅跃升。产业链创新活力全面迸发,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运转高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建一批产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创新项目、引进培育一批领军人才,产业技术创新真正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为此,山东将重点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工程、高端人才支撑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质量提升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等六大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围绕关键产业链,建设一批国家和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领军人才配额制,重点支持关键产业链 “链主”企业引才需求,为 “延链补链强链”提供智力支撑;每年面向全省工业企业征集一批创新产品,编制发布山东创新工业产品目录;每年选择一批品牌价值高、创新能力强、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四川:提升 “5+1”现代工业体系能级

  为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制造大省向先进制造强省转变,四川省 “十三五”规划就指出,要立足四川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聚焦包括电子信息、食品饮料、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和数字经济在内的 “5+1”重点产业,提出了强主业、补短板、提价值等行动指南,以及万亿、千亿、百亿等目标阶梯。

  进入 “十四五”,四川省进一步提出,将大力推动提升 “5+1”现代工业体系能级,以有速度、有韧性、有质量、有竞争力、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向先进制造强省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由于四川省内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不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四川省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紧紧依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来适应、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的适配性,用性能更好、款式更新的产品来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用特色化、品牌化的服务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十四五”期间,四川省将尤其注意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引导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产业园区和现代产业基地,打造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食品饮料制造业集群和全国重要的先进材料、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同时,重塑经济新优势,推动数字赋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据了解,下一步四川省要加快新基建,推进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的数字化支撑。用数字赋能千行百业,建设网络强省、数字四川、智慧社会。

  陕西:打造西部创新高地

  在陕西省已明确的 “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11项重点任务中,首要一项就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西部创新高地。目标是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以制造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陕西省发改委在解读陕西省 “十四五”规划纲要时指出,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陕西究竟能否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能否把科教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能否形成陕西追赶超越新优势、新竞争力,最重要的是把创新发展真正落实下来。陕西省 “十四五”规划,就是要把这件事全面、扎实、完整、系统地落实到位。

  为此,陕西省提出了坚持省市区共同谋划,协同打造创新载体、理顺创新体制机制的思路,从创新平台、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主体培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生态培育等五个方面对“十四五”创新驱动发展作了部署。

  陕西省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提升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能级,10市1区 “一市一策”引导差异化发展。其中,西安要抓好 “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建设,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加快现代化发展步伐,提升对陕西、对西北发展的带动能力,打造全国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基地。建设榆林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支持榆林发展接续产业,深化与西安先进制造业互动合作,推动产业体系加快转型升级。

  为打造我国西部创新高地,陕西省将瞄准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空间技术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发展急需的重大科技专项。创建秦岭国家实验室,高水平建设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和西安科学城等重大创新载体,着力推动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深度参与国家 “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吸引国内外机构在陕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中心、企业技术研究院,形成辐射带动西部地区的创新先导区和全国科技创新增长极。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