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数据-> 地方数据->

成都多个商贸市场将陆续搬迁到城外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作者:高建婷 发布时间:2010-08-05 11:11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格局:已形成6大总部基地、4大发展区、第二圈层6大组团

  ■过去散落在成都市区内的100多个商贸市场将陆续向外延伸

  ■成都国际商贸城在运转模式上将借鉴分类聚集的“义乌模式”

  此次的“中调”战略被市场看做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动作”,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城北尤其是北部商贸城一带道路两边新一轮大规模的建设正在进行,类似于沿海商贸城、大市场的物业形态。这些物业形态不但占地面积惊人,而且在开发模式上也不同于普通的住宅类物业。一个突出特点是——在这些新区中,我们所看到的是成片的土地开发,动辄几百上千亩,规模也远远超过住宅。这也显现出在中调战略中一个突出的特点:集群效应。

  绕城高速一带将新建四大发展区

  据记者了解,此轮调整,成都城区占地6900多亩,建筑面积达350多万平方米,营业面积321万平方米的100多个市场将在未来的3-5年内搬迁到城外。城区内三环路左右可保留的与产业相关的物业主要总部基地。目前,成都初步形成了6大总部聚集区——高新区总部聚集区、成华总部聚集区、武侯总部聚集区、青羊总部聚集区、锦江总部聚集区、金牛总部聚集区,其中成华总部聚集区总面积达12000亩,在这6大总部聚集区里,分布着成都市政府重点打造的21个总部基地,以青羊工业总部基地、龙潭总部城、空港总部基地、成都高新区科技园区、锦江工业总部基地、金牛高科技产业园、武侯工业园总部基地最受市场关注。它们主要承接与各种产业有关的商务办公。

  在绕城高速一带,有将新建四大发展区:北部商贸集中发展区,215公顷,发展小商品市场;青白江市场集中发展区,200公顷,发展材料装潢业;双流市场集中发展区,235公顷,发展家具和服装业;龙泉市场发展区,420公顷,发展汽配和纺织品业,此次外迁的100多个市场也主要分布在其中。

  而在更外圈层的成都周边区县将集中发展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重点是按大城市的标准规划建设龙泉驿、双流(华阳)、双流(东升)、新都-青白江、郫县(郫筒)、温江(柳城)六大组团,主要发展第二产业及为之服务的第三产业。

  这样的“6-4-6”阵型下,我们不难看出,从商务办公,商贸市场,工业层层向外推进的一个科学而完整的产业脉络。如此有序的规

  划,不但节约土地,而且用这样的产业脉络来承接产业的转移必将形成一系列的组合拳,做到每一圈层上有文章可以做,整合在一起更有联动的大文章可做。

  旧有商业格局很难满足市场需要

  2008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煤电油运力紧张等一系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大户”,面临着成本提高、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的局面,悄然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

  但旧有的商业格局是很难满足市场需要的。“大都是现金交易,效率低下。”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金泉表示,中心城区70%的批发市场分散布局在二环路附近和三环路内外,其经营手段仍以传统的现金、现场、现货“三现”交易为主。这些批发市场不但影响城市交通、市场秩序、生活环境、社会治安和城市管理,且同质化现象严重。统计显示,100个商品市场去年的商品交易额仅有1019亿元,制约了中心城区服务业高端功能的发挥与发展。而千亿的商品交易额,平均一个市场不过10个亿,这对于在东部有着良好商贸基础的产业来,难以顺利承接。

  成都国际商贸城借鉴浙江“义乌模式”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城北成都国际商贸城,已开始在北部商贸集中发展区中按照“义乌模式”开始为荷花池外迁的市场进行准备。据介绍,商贸城是集小商品研发、生产、加工、展示、洽谈、交易与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综合商贸平台,并具有商务办公、金融服务、休闲娱乐、酒店公寓等完善的配套功能。建成后总交易额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据相关负责人称,成都国际商贸城在运转模式上,借鉴了浙江“义乌模式”。义乌是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其特点为“划行归市,分类聚集”。这一特点也呈现于新建的成都国际商贸城。

  由此可见,不论是大到城市规划,还是小到项目自身的建设已经开始自觉的在承接产业转移向更新更高效的模式吸收养分,让产业的集群效应发挥到最大。记者张杨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