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传媒-> 传媒研究-> 学术讲堂->

从“《中原石油报》现象”看精品新闻战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9-11-13 10:44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摘要】中国新闻奖是全国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参评单位之广、作品之多、竞争之激烈在国内各类新闻奖评选中首屈一指。《中原石油报》作为一家级别不高的企业报,能够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十分罕见。面对媒体不断扩容、信息过剩和同质化日益严重的现实,《中原石油报》持之以恒地探索践行精品新闻战略,为其他媒体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之路。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精品新闻战略;《中原石油报》现象

  2017—2018年,《中原石油报》连续2年荣获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而在此之前,《中原石油报》还曾经3次荣获中国新闻奖。这对于级别不高的企业报来说实属不易,在全国石油石化报系统、全国企业报系统也十分罕见。对于《中原石油报》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河南省新闻界专家、报刊审读专家称之为“《中原石油报》现象”。本文试从坚持政治家办报,积极践行“三贴近”要求,深入实施精品新闻战略,打造过硬新闻工作者队伍等方面,分析探讨这一独特的“《中原石油报》现象”。

  一、往高处站:坚持政治家办报,善于从政治上观大势、明大局,做到“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

  中国新闻奖评选的宗旨之一就是发挥优秀新闻作品的示范作用,推动新闻媒体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深入反映群众呼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努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凝聚强大的舆论力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政治价值是中国新闻奖的首要价值标准。正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贵所说:“新闻工作者不是单纯的‘写稿匠’,他应该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和态度去认识事物,并从中掘取能够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的‘珍宝’。”[1]

  “新闻策划是对新闻报道题材进行精心策划组织,安排采访报道计划,以求让新闻事实以最大负载去表现报道者的理性思考。”[2]新闻作品要想包含有较充分的政治性因素,并能够形成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冲击力,加强新闻策划无疑是最重要的方法。在这方面,《中原石油报》建立了重大报道策划机制,坚持召开年度、季度、月度重点策划会,学习国家大政方针,分析重大战略部署,研判发展形势趋势,让每名采编人员都能够观得清大势,认得清大局,心里时刻绷着大势这根弦,自觉从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寻找符合国家战略部署、贴合时代背景的新闻事件,做到“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综观《中原石油报》荣获中国新闻奖的几篇作品,都是精心组织策划的结晶。

  如2017年,《中原石油报》荣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文字消息三等奖的作品——《普光气田技术输出国外看好国内遇冷》。近年来,针对国家能源安全,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已经上升为国家议题。本篇消息反映的是普光气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高含硫气田高效开发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这项国际领先的技术,在国外受到同行的青睐,而在国内却因行政壁垒而难以推广。在采访中,记者感觉到这是一个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题材,并且普光气田的发展符合国家重大能源发展战略。为了能够从多方面掌握第一手资料,记者多次深入普光气田、罗家寨气田及科研院所,采访相关负责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稿件写作过程中,记者反复研讨修改,并跳出了单纯“表扬稿”的窠臼,写成了一篇反映重大问题性的消息。作品站在国家战略利益的制高点上,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国家的能源发展呼吁,具有较强的超前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此稿也引起了新华社的高度重视,新华社记者深入到普光气田等地采访,并写成了内参,引起了国家领导和有关部委的关注。而在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要求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2018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深化油气勘查开采管理体制改革。在关键节点上能够下功夫组织策划,这样精心打磨出来的文章荣获中国新闻奖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往深里挖:坚持“三贴近”和“走转改”,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使新闻作品“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落实“三贴近”要求,体现“走转改”精神是中国新闻奖评选的标准之一。正如一位资深新闻工作者所说:“好报道是从‘泥土’里挖出来的。”新闻工作者只有走进基层、走近群众,才能抓到“活鱼”,才能采写出引起大家情感共鸣的精品力作。为此,中原石油报社制定了采编人员基层联系点制度,要求每名采编人员每周下基层采访不少于2天,同时要在基层单位建立一个联系点,每个月至少到联系点蹲点采访一次,以便及时了解基层生产动态、职工生活情况,做到了真下去、真深入、真转变。

  如《中原石油报》荣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类三等奖的作品——《“死亡之海”中原龙》,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这篇文章反映的是中原油田的施工队伍修筑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的等级公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故事。开展“外部市场万里行”宣传报道活动的采访小组,深入“死亡之海”,与施工队员同吃同住10多天,亲身经历了沙尘暴、缺水、高温等一系列严酷的生存考验,深入挖掘了诸如塔克拉玛干风沙遮天蔽日,每人每天要喝9-10公斤水,每人每天吃的饭菜能掺进1-2两沙子;项目经理患了急性肠炎,上吐下泻,干脆挂着吊瓶召开生产会;卫生员带着针药在工地上四处奔跑,按照病例强迫几十个病号接受打针、吃药,没出几天,卫生员也都病倒了等感人至深的故事和细节。通过这些故事和细节,记者记录下了人类筑路史上的一次非凡跨越和人类征服沙漠的划时代壮举!

  中原油田为新闻记者提供了新闻“富矿”和广阔的舞台。随着中原油田加快“走出去”步伐,中原油田的队伍遍布国内26个省区市。《中原石油报》20多年来坚持开展“外部市场万里行”大型宣传报道活动,每年都分批次组织记者奔赴江苏、冀东、陕北、东北、新疆以及国外市场。记者始终坚持身入、心入采访到现场、到一线,与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采访到了第一手新闻资料,也切身感受了职工的工作与生活。截至目前,中原石油报社累计组织近百批次200多人次赴外部市场,采写、拍摄各类文图稿件近万篇(幅)。其中,有150多篇(幅)稿件荣获省部级以上新闻奖。

  走基层不是简简单单地到基层去。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来去匆匆、走马观花,这样的“走基层”只是突出了一个“走”字,更像是在“走新闻秀”。其实想要真正做好“走基层”,既要“身入”,更要“心入”。一线新闻报道,不仅要体现出现场的温度,更要有思想的深度。这就要求记者为“走基层”装上思想的引擎,带着思考走进基层和群众,再带着思考去总结基层的经验,倾听群众的呼声。如2003年,《中原石油报》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类三等奖的作品——《梦圆非洲——中国“铁人”在国外》一稿,其采写过程就是这样。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也标志着作为我国新时期开放战略之一的“走出去”战略进入成规模的时代。[3]而作为国内最早走出去的石油石化企业之一,此时的中原石油工程队伍已遍布非洲和中东地区,形成规模发展局面。《中原石油报》记者历时一个多月,深入苏丹、也门、卡塔尔、印尼等国施工现场,亲历了当代中国“铁人”在异国他乡恶劣环境中的艰苦创业。在国外采访的40多天时间里,他们每天休息时间不足5个小时,大部分稿件都是当天采访完后当天写出来传回国内的。这组共计12篇的系列报道,以丰富的细节、生动的第一手资料,感人至深的石油人创业故事,再现了中原石油人勇闯国际市场的赤子报国之心,令人百读不厌。

  三、往精处写:追求质量至上,实施精品新闻战略,矢志不渝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新闻

  中国新闻奖作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能否获奖最终拼的是内容、比的是新闻。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爆炸式增长,更多的新闻资源实现共享,但同时也导致新闻的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过剩的新闻信息,谁能够挖掘出更有价值的“独享”新闻,谁能够打造出精品新闻,谁就能在新闻奖评选中脱颖而出。可以说,精品新闻是媒体在中国新闻奖中获胜的一件利器。近些年,《中原石油报》深入践行精品新闻战略,加强组织策划,完善考核机制,使得组织精品策划、采写精品文章、制作精品栏目的精品意识在广大记者编辑心中落地生根。

  考核既是“指挥棒”也是“助力器”。中原石油报社通过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考核体系,成立由社领导、新闻业务专家、记者编辑共同组成的评报委员会,每月对所有稿件、图片、版面逐一评价打分。稿件分为ABCD四个质量档次,质量分与绩效工资挂钩,重点稿件质量分可以达到一般性稿件的10倍以上。另外,为了减少和杜绝各种编校差错这一新闻作品的“硬伤”,中原石油报社制定了编校差错处理办法,每月对记者的稿件和编辑的版面进行抽查,并聘请资深编校专家把关,按照万分之三的报纸允许差错率标准重奖重罚,确保了稿件质量的持续提升。重点稿、精品稿在考核中的比重成为绝对的“大头”,使得采编人员更多地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精品新闻的策划采写上,保证了高质量稿件源源不断的供给。

  对于重点稿件,中原石油报社实施“重点报道清单”制度,报社领导亲自抓,质量不过关不放手。如反映“中原好人”辈出内容的稿件,报社上下记在心里、抓在手上,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数易其稿,采访上百名职工群众,最终长达1.2万字的稿件《种桃种李种春风》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机关报《中国石化报》头版头条刊出,受到了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李云鹏的表扬,也使得“中原现象”在石油石化系统甚至国内叫响。

  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是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手段。在这方面,中原石油报社每年都开展好新闻攻关活动,组织采编人员广泛收集新闻信息,加强新闻选题研讨,精益求精打磨稿件,确保了精品新闻的数量和质量。《中原石油报》创刊30多年来,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新闻奖2700多件(次),其中一等奖530多件(次)。尤其是近年来,每年省部级以上新闻奖获奖数量都在100件(次)以上。

  四、往长远抓:加强队伍建设,走精兵之路,培养一支心无旁骛,执着追求新闻事业的采编队伍

  媒体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媒体优势的核心是人才优势。只有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宣传队伍,培养造就更多名记者、名编辑,才能更好地打造精品新闻,才能在各类新闻奖评选中不断有所斩获。

  “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栋梁之材成。”中原石油报社始终把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作为大事来抓,创新培养培训方式,优化成长成才环境,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为新闻宣传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一直以来,中原石油报社都把采编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理念,持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引导采编人员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要义,提升采编人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通过日常持之以恒地学习国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以及中原油田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引导采编人员善于从政治上观大势、明大局。坚持不懈的政治建设,保证了采编队伍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而且较好地传承了心无旁骛、执着追求新闻事业的《中原石油报》精神。

  为了更好地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中原石油报社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是人才”的理念,积极搭建成长平台,畅通成才通道,先后开展了新闻业务专家、优秀人才、首席记者(编辑)选聘,比照行政管理岗位给足待遇,鼓励广大采编人员走专业技术之路,让大家感到新闻事业有干头、前途有奔头、工作有劲头,形成了业务立身、有为有位、出力出彩的正向激励机制。

  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媒体能否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适应读者需求,关键在于新闻从业人员的学习力。在业务建设方面,中原石油报社要求每一位采编人员都要着眼形势任务的需要,自觉加强岗位业务以及勘探开发、石油科技、经济管理、党务政工等知识的学习,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努力成为新闻宣传领域的行家里手。每月组织知识测试、编校竞赛,提升新闻业务能力;通过评选每月之星和团队之星,增强采编人员争先创优意识;通过导师带徒和以练代训的方式,让更多的年轻记者在重大报道的实战中成长成才。

  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对于地市级企业报纸来说,没有中央级媒体、省部级媒体那么多机会,似乎高不可攀,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中原石油报》五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事实及这些获奖新闻作品,给地方各级媒体很大的鼓舞和很好的启发。分析探讨《中原石油报》的一些经验做法,让我们可以找到“《中原石油报》现象”的一些答案,也给其他媒体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海贵.新闻传播精品导读:新闻(消息)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

  [2]汤庆勋,李伟.加强新闻策划 优化传播效果[J].新闻传播,2008(4):35.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新华网客户端[EB/OL].[2018-06-28]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4502904

  081479368&wft=spider&for=pc.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