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智库频道-> 人物观点->

柳斌杰:在出版高原上再造出版高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17-06-29 12:26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评选中华优秀出版物是出版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举措。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评选从50多万种出版物中评选出300余种获奖作品,可谓是“千里挑一”,优中选优。这些获奖出版物,如《今日中国丛书·解读中国共产党系列》《高思在云》《贾大山文学作品全集》《中国人居史》《大国教育研究》《少年读史记》《中华大典·天文典》等,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艺、少儿、科技等领域,集中反映了出版业改革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精品力作。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评选活动今天就要圆满落幕了,一个新的征程又开始了。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同时,还有建军9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等重大庆祝活动,这些都是出版业谋划实施重大工程、重大创新的契机,将为出版业带来丰富的选题和发展机遇,可以说是出版业发展的“大年”、黄金年、出彩年。各个出版社一定要抓住这些机遇,多出精品力作,向党的十九大献礼。为此,我想提几点要求。

  高奏主旋律,在深化主流选题上下功夫

  迎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是出版业当前的头等大事,出版业要紧紧围绕这个主旋律,全方位谋划好重点出版项目。

  一是继续策划出版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方面的理论著作,将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成果推介出来,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的“四个自信”。

  二是继续策划出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实践,展现十八大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就的图书,进一步坚定党的领导和继续深化改革的决心。

  三是继续策划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图书,打牢文化根基,弘扬中华文化,扩大文化认同,凝聚爱国力量,为民族复兴延续精神命脉。

  四是继续策划出版直面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释疑解惑的图书,回应人民关切,积极引领社会舆论,为改革发展营造健康稳定的舆论氛围。

  五是继续发扬服务大局的传统,及时做好十九大报告及有关文件的出版、翻译、发行工作,千方百计满足国内外宣传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需要,迅速掀起一个出版热潮。

  确保增“双效”要求,在内容和制作两个方面发力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要做到“双效”首先就要在内容上着力。

  一是要注重选择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强,能引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作品。做出版一定要有文化定力,做到敢当敢为而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相信有思想、有品位的作品不会“曲高和寡”。事实证明,过去大家认为不容易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主题图书,近年来已经成为出版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既叫好,又叫座,受到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欢迎,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是要增强作品感染力,达到温润心灵,丰富精神世界的成效。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的作品,才能鲜活通俗、充满感染力,容易为人们接受和传播。

  三是要发现培养更多的高水平作者队伍。作者是精品力作内容创作的核心力量。出版机构需要下力气发现培养人才,建立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以原创力支持出版更多精品力作。

  其次要在制作精良上下功夫。各种形态的出版产品,如何让读者喜欢,除了内容还有制作上的设计、选材、方便、实用、美观,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一是重视出版物形态的设计,要体现读者的使用需求和实用、方便的要求,针对纸质书本、数字读物、声像出版物的不同特点,分别选择好材料、载体、样式、开本,使老人、学者、妇女、儿童、一般读者各取所需,以多样化吸引读者选购。

  二是要提升作品的审美情趣,创造最美的中文书,封面形象生动美观,既是知识产品也是艺术品。

  三是倡导用工匠精神做出版,精编、细校、打磨内容,减少差错;采用先进工艺制作每个产品,件件都是合格品;严格环保、绿色发展标准,把读者健康放在优先地位,让读者放心使用、用心收藏。

  改革供给侧,在服务中实现优秀出版物的有效供给

  为读者提供有效供给是出版发行业的目的,要以互联网思维改革供给侧。出版业的供给侧改革不能是局部的简单的改变,而是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产业结构、出版业态、出版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改革。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改善供给方式。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已经开展了多年,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出版业的整体数字化水平还不高,出版单位重视的程度还不够,数字化产品还不够丰富,这都需要出版业继续转变观念,加快建立数据资源库,为优秀出版物的数字化供给奠定基础。

  二是创新出版业态,实现融合发展。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出版资源,与其紧密相关的是丰富的版权资源。传统出版业要充分运用版权优势,与新媒体融合、与其他文化传播形态融合,把优秀出版物开发成优质的多媒体形态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

  三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建立灵活的市场应对机制。传统出版业要继续打破行业、地域壁垒,按照互联网时代产业发展的方式,延长出版产业链,将服务环节直接延伸到消费终端。建立敏感的市场反应机制:一方面及时调查市场需求,策划出版读者需要的出版物;另一方面,把优秀出版物及时推送给消费者,方便人民群众的阅读。

  开拓两个市场,加强优秀出版物的传播力度

  出版业不仅要下力气生产精品力作,更要精心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让这些精品力作传播得更广更远,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民族自信心。用好国内市场方面,除了要继续深挖传统发行渠道外,建立线上线下发行网络外,我最想强调的是,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建立起来的全民阅读活动平台。当前全国各地全民阅读活动风起云涌,大众阅读量猛增,要善于借助全民阅读活动的平台,推广精品力作,让优秀出版物进入千家万户,为更多的读者享受。开拓国际市场方面,一是通过各种国际交流活动,比如参加国际书展、利用国家重要外事活动的契机等,把优秀出版物介绍到世界舞台;二是加大国际出版合作,借力借船借道走出去,让外国人读中国书,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三是加大版权创造和版权贸易,多语种出版发行中国版权作品,让世界更及时、更准确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当代的发展。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出版业本质上就是以生产传播优秀作品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一定不负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这一光荣使命,持续不断地推出精品力作,推动出版业高原上挺立起更多的出版高峰,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分享按钮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