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传媒-> 传媒头条->

传媒人看这里!全国两会关于传媒领域的话题盘点

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2 10:48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近日,“建议整顿无底线追星”“建议主流媒体适当减少娱乐栏目比重”等话题登上热搜,成为传媒领域的热门话题,传媒君 (ID:xjbcmyj) 盘点部分传媒领域备受关注的建议、提案,观察和思考,一起来看看。

  媒体融合的“变”和“不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发展一直是我国新闻舆论工作领域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媒体融合背后,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多位业内代表委员给出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

  变:移动优先克服短板

  不变:内容建设始终为本

  “新媒体发展速度惊人,特别是用户从小屏手机端获取新闻资讯呈横扫覆盖状态。”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编辑部播音组制片人张晓北的观察是,媒体融合对抗疫发挥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特别是广大用户积极参与手机端等各个新媒体平台互动,表现甚是亮眼。

  “无论业界还是学界,对媒体融合发展已经形成共识。”全国政协委员,工人日报社社长、分党组书记孙德宏表示,过去一年,新媒体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爆款产品的出现以及影响力的提升表明媒体融合初创阶段基本结束,开始向量的发展以及质的提高上进步。他认为,目前亟待重视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新媒体产品的传播效果。“内容为王的价值观需要得到更广泛的确认。”他进一步说道,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最根本的还是要提供有价值的新闻、有价值的内容。

  “融合发展的根本始终是内容建设。”徐锦庚对此表示认同。新闻产品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依然是评判核心。尽管媒体融合已经在多方面取得突破,但也存在“内功”不强、自身动力不足、依赖商业化驱动等问题。

  变:生产流程实现再造

  不变:价值判断更应强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社副总编辑王茂虎感慨地说:“作为一名在外宣一线工作多年的老外宣人,我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媒体融合的高度重视。”

  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试验田”“先行者”,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社在打破部门、语种分割;坚持内容为王,加强技术应用;强调多平台发声,多渠道传播等方面进行探索。

  在王茂虎看来,全媒体时代,要加强技术引领,提高国际传播的智能化、多元化水平。“加强技术革新是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中国故事的重要支撑,从而打破时空界限和跨文化障碍。”

  打破部门限制,重塑生产模式,正成为许多传统媒体“断腕转型”,推进融合改革的现实选择。

  据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李学梅介绍,北京日报社全力推进融合改革,彻底改变了过去60多年以报纸为中心的新闻生产模式、工作流程和组织架构。果断关停并转了集团旗下生存困难、影响力小的报刊,快速止血,优化结构;以内容发布端融合为先导,倒逼产品体系构建、生产流程再造;建立了结构扁平、分工明确、反应迅速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组织架构;用传播力指数和成长性评价两个维度重构了薪酬考评体系;探索公司体制市场化运营。

  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在2020年的战“疫”传播实践中,《北京日报》累计推出疫情防控融媒体报道8万余篇,直播新闻发布会300余场,移动传播矩阵用户数达到1.3亿,全网阅读量超过370亿。“这在纸媒时代是不可想象的,这也给我们继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壮大主流声音带来了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李学梅说。

  “技术很重要,最根本的是要有能力、有办法提供最有价值的新闻,从而引导社会。”观察到优质新媒体产品影响力不断提升,更让孙德宏感到,传统新闻真实、深刻、生动、全面、客观的要求,在媒体融合时代不是削弱了、不重要了,而是更加强烈了。

  “正因为此,下一步媒体加快深度融合,要尽可能培养更多全媒体人才,让主力军上主战场,同时应该突出强调全面提高采编人员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和实现能力,从而尽可能多地提供新闻价值更大的信息。”孙德宏说道。

  变:新闻功能得以拓展

  不变:受众需求持续满足

  在全国人大代表、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徐锦庚看来,疫情是一场“大考”。民众除了有对权威、及时的信息需求之外,更有对观点、情感等“共情”的心理需求,这也“倒逼”媒体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之中。

  在抗疫报道中《人民日报》媒体融合实践充分把握团结奋战、同舟共济的时代主题。如在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期间,《人民日报》推出的“征集新冠肺炎求助者信息”平台受到广泛肯定;后续推出的“确诊患者同行程查询工具”、直击抗疫现场直播、带货直播等,成为“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功能拓展和服务创新。

  “主流媒体融媒体建设还应继续做大做强,成为主力军,关键时刻发出主导声音。”张晓北表示,媒体自身要强化政治意识,第一时间占领舆论制高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强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支持,让“主声道”不为生存担忧。

  从媒体人自身来说,构建现代化全媒体传播体系,要不断增强用户思维,服务受众信息需求。“随时了解受众的需求变化,研判舆情传播趋势,才能制定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策略。”这是“老外宣”王茂虎给出的建议。

  在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节目主持人曹可凡看来,成功的融合转型,需要在技术上具备大数据、云计算、多平台生产分发的能力;在内容上实现定制化、精细化、移动化;在服务上呈现垂直化、社交化、智能化。

  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和管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13次提及文化,对“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成就、“十四五”文化发展目标任务作了详细解读,并对2021年文化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指引。值得注意的是,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和管理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中心副主任王兆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审核,提升审核成效”。在王兆看来,内容审核效果不佳,究其原因,“自审自校”机制是关键所在,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结果就是,内容审核无法做到尺度严谨、客观公正。

  因此,她建议成立省级互联网内容审核中心,让传统主流媒体与互联网平台协作,对平台内容进行审核把关,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编剧王丽萍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特别是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和管理,发展健康积极网络文化的部分特别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奚美娟和王丽萍的提案是:丰富和规范在线公共文化内容供给迫在眉睫。

  提案中建议:在大量增加新闻类网络视听产品外,应当侧重于高质量文化类网上公共产品的研发;依托5G网络和大数据,增强公共文化内容推送的互动性;提升在线公共文化内容供给的品质,需要形成一套规范标准。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百浩律师事务所主任黎霞表示,就手机功能来说,虽有青少年模式,但是实际效果不大,未成年人随时可以破解家长设置的限制,随时可以下载各种软件、各种游戏,可以登录各种网站。

  黎霞建议,国家扶持相关手机生产商开发未成年人专用手机,限制未成年人每天使用手机登陆网络的连续时长与累计时长,避免其过度沉迷手机,影响身心健康。同时,由国家扶持开发运营未成年人专用网络、软件,并对其内容、功能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管,未成年人专用手机必须且只能使用未成年人专用网络、软件,不能登录其他网络,不能下载其他软件。

  “互联网平台应广泛采取技术手段(如实名验证、人脸识别等方式),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监管。”全国政协委员、海雅集团董事局主席涂辉龙建议,应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加强监管措施,加快推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限制未成年人对网络平台的使用时长、限制未成年人的网络消费额度等,为未成年人上网冲浪系上“安全带”。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原副院长丁洁建议,尽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并督促相关行业建立针对青少年网络保护的行业标准,加强行业监管和信息审核。同时,她还建议,建立规范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加强青少年网络成瘾筛查;加大科研投入,推动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与治疗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呼吁,未成年人尚未形成健康完整的自控能力,应推动使用专属未成年人移动终端,以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阎晓宏表示,近年来,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动漫、网络电竞、网络文学增长迅速,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力量。但是对于未成年人而言,由于他们自控能力差,使用和成人一样的移动终端时可以选择和成人一样多的网络游戏等内容,难免沉溺网络,必将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在提案中提议,编剧的权益目前在署名权、剧本盗用和稿酬拖欠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他建议主管部门加强对相关领域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明确署名规则和稿酬支付规则;加强对涉著作权纠纷影视作品的发行管控力度,引入监督惩罚机制,对于多次故意侵权的公司采取列入黑名单、罚款、取消其发行资质等措施,切实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全国政协委员、导演郑晓龙今年提交的提案也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在我看来,对文艺作品的剽窃、抄袭,就跟偷东西是一样的。”他强调,文化领域的剽窃、抄袭,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业内应侧重从细节入手,保护原创者权益。他在提案中提出,业内应更重视影视作品的署名权。

  建议主流媒体适当减少娱乐栏目比重

  全国两会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主席磨长英提交了题为《减少娱乐流量明星霸屏现象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大会发言,建议适当减少纯娱乐栏目的比重和时间,同时提升科技宣传力度,优化传播方式,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让科技明星在媒体上频频出彩。

  

 

  △微博话题阅读量

  磨长英表示,当前各类媒体更多以娱乐化手段吸引和开发受众市场,导致为国家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明星受到冷落,而让“流量明星”霸屏。

  磨长英建议,一要提升科技宣传力度,增加人民群众接受科技知识的机会。建议结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国家和地方主流媒体适当减少纯娱乐栏目的比重和时间,同时增加对重大科技事件和优秀科技人员事迹的宣传报道,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让科技明星在媒体上频频出彩,把正气清流灌输到人们的心灵,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群众基础。

  二是优化传播方式,激发人民群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建议在科技宣传上适当借鉴娱乐化的方式方法,把传播内容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大众的、通俗的形式,将有难度的学术语言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同时着力展现科技创新在生产生活应用以及“新、奇、乐”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提高人民群众对科技的兴趣,营造全民爱科学、学科学、谈论科学的良好氛围,让科学流行起来。

  三是注重教育引领,强化年轻一代科技报国的责任担当。青少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磨长英认为,生活可以优越,但思想不能贫瘠。为此,建议国家在教育经费预算中安排科技教育专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参与科学实验、感受科技创新成果,及时了解科技前沿和发展形势,深刻理解我国科技事业艰苦奋斗的历程和科学家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他们从娃娃开始崇尚科学、崇拜科学家。

  关注无底线追星、污点艺人惩戒机制

  在当下,“饭圈文化”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社会现象,其中涌现的私生饭、拉踩、互撕等非理性追星行为更是引起广泛关注。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宋文新就建议整顿“无底线追星”行为,并表示艺人走红应靠作品而非流量。

  “我理解‘无底线’就是他的粉丝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大量的金钱去追星了,并且这个追星已经成为一个体系化或者团队化,或者已经出现有组织了,你追他就不是一种偶像了。”宋文新认为,尤其是“无底线追星”中的私生饭和饭圈互撕,破坏了社会秩序,超出了“饭圈文化”的合理边界,需要大力整顿。

  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赵冬苓建议对劣迹艺人的惩戒分等级,针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惩戒。该建议案主要有两点诉求:第一,对于污点艺人的惩戒要有章可循;第二,受污点艺人牵连的作品,希望在一定的冷静期之后可以允许发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认为,国内近年来针对劣迹艺人的使用和惩戒,虽然出台了一些规则性文件,但由于规则内容较为笼统、性质界定不够清晰、惩戒标准不够细化、执行主体不够明确等,导致这些规则流于表面,警示和惩戒效果不佳。

  因此韩新安建议建立文艺界行风建设联动机制,形成强大合力。建议文艺界各全国性行业协会在原先制定出台的道德公约、自律公约、自律守则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细化。建议开展以各级行业组织为实施主体的网络化管理,实现全覆盖。

  建议适当恢复电视剧中插广告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广播电视台原台长吕焕斌带来了《关于适当恢复电视剧中插广告的提案》。

  吕焕斌认为,限制中插广告的相关政策,在当时有效治理了市场乱象,保证了电视剧播出的连贯性,改善了观众的收看体验,但是目前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媒体发展现状,并带来了几方面的影响:

  一是各大卫视电视剧场普遍价值倒挂,亏损严重;

  二是各大卫视被迫退出优质新剧采购行列,给电视剧制作和精品力作产生带来很大困难;

  三是电视媒体融合转型,亟待更多的政策支持与鼓励。

  自履职以来,吕焕斌先后提出建立视频文创产业园、加强广电节目的产权保护等提案,其中无不贯彻着直击行业前沿问题的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该提案还得到了大量知名导演、编剧的附议,王勇、王丽萍、王建国、尹力、冯小刚、吕逸涛、郑晓龙、赵宝刚、高满堂等政协委员与吕焕斌一起,联名提出了这一提案。

  面对省级卫视剧场亏损、正常经营难以为继,并反过来影响购剧预算、精品生产的形势,吕焕斌提出三个具体建议:

  一是建议每集开放1个广告口,控制在1~1.5分钟;

  二是适当开放电视剧中包装性质的软性广告产品;

  三是按内容审查的标准来严格把控。由此兼顾卫视剧场经营与剧集广告管理两大难题。

  建议加强对男性主体的反家暴宣传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昭平镇龙潭村卫生室所长陈坤表示,农村女性在遭遇家暴后,几乎不敢言,往往选择息事宁人。陈坤认为,反家暴宣传不仅要注重对农村妇女的宣传,还要加强对家暴男性主体的反家暴宣传。

  陈坤提出了四点看法。

  “我觉得我们存在的问题是宣传对象很单一,我们只注重了对广大妇女的宣传。但家暴的真正主体是中青年男性。所以,首先,要加强对男性的反家暴宣传。有的男性没有固定职业,没有单位的约束,要加强对他们的反家暴宣传。第二,建议民政局将反家暴宣传纳入到婚姻登记过程中,在结婚登记前向新人解说家暴的危害,以及被家暴了之后如何维护合法权益。第三,将干预家暴纳入社区民警的警务考核。第四,加强村民的妇女权益保护法宣传,让他们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关注专业人才培养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文艺界的各位代表和委员就继续提高文艺作品质量,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等问题积极建言,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导演贾樟柯表示,目前中国的商业电影进步非常大,而艺术电影的发展也一如既往充满活力。他认为:“我们既要有‘高原’,也还要有‘高峰’,我觉得未来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人才政策,通过各种各样的产业政策,挖掘培养出更多的电影人才,让这些更优秀的年轻一代电影人才更好施展发挥,帮助他们攀登新的艺术高度。”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认为,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高水平的艺术教育和卓越的文艺工作者,因此,怎样培养卓越的文艺人才,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成为新时代艺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成为艺术院校的光荣使命。

  全国政协委员、导演刘家成表示,当下影视行业的乱象主要集中在一味迎合市场、培育流量明星,完全不考虑明星与角色的适配度,以至于衍生出不良的饭圈文化,以及偏激、嘈杂的网络舆论。“追本溯源,我认为这是缺乏审美的表现,需要学校从中小学生抓起,培养艺术素养,加强推进美育发展。”刘家成在提案中提到,学校要在学生繁重的文化课当中每周增加两节艺术鉴赏课,用优秀的艺术创作如绘画、影片涵育青少年真善美的心灵,这也有助于他们调节心理情绪和重塑认知风格。青少年艺术鉴赏鉴别能力的提升,对追星现象、影视创作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将产生利好。

  “数字出版具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巨大潜力。高质量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关键在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带来了关于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

  孙寿山表示,出版业要在“十四五”时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在生产方式数字化的变革中理解供需关系的变化,寻求供给侧改革的新办法,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传承。

  孙寿山通过调研发现,传统出版单位以推动转型升级为契机,推进融合深度发展,数字化业务比重逐年增加,初步形成纸质产品和数字产品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目前数字出版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种多而精品少;产品运营能力欠佳,版权保护意识不强,用户付费愿望不高等。尤其是缺少符合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导致在内容生产、传播服务、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进行创新的手段和方法不够突出,项目成果转化完成度不够。

  综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南方都市报、广电独家等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