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产经-> 解读->

十二五开局在即 2011调控路线图基本达四共识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高建婷 发布时间:2010-11-30 09:48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每到岁尾年终,都会让人感觉到继往开来的味道;在今年这个“十一五”收官、“十二五”开局的时间节点上,更是如此。

    结合近期多个部委官员的讲话和宏观经济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有关专家认为,在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方向上,可以基本达成如下共识:

     其一,货币政策有回归稳健的必要。

    观察家注意到,央行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没有出现“政策连续性”这一提法。三季度报告指出,“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着力提高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在二季度报告中则是“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对比发现,货币政策描述中没有出现“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提法。这有利于引导市场理解政策目标。

    经过年内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1次加息,市场显然已经对自2008年危机以来执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逐渐退出有了切身感受,一旦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回归“稳健”,应当不会太出乎人们的意料。

     其二,安排多种货币工具组合管控流动性。

    事实说明,流动性泛滥是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环境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在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状况加剧的背景下,国际流动性正持续流入国内;与此同时,近年持续高增的信贷投放,也向市场沉淀了大量流动性,加大了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日前在货币信贷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按照宏观调控要求合理投放贷款。向市场传递出当前货币信贷环境趋紧、坚决管控流动性的政策信号。她还提出要“采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性工具以及宏观审慎管理的方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

    相较以往,此次央行更加明确地对外提出了当前我国货币信贷的任务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依赖的工具与手段。如胡晓炼明确提出“控制好今年后两个月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提出安排多种货币工具组合特别是提到了“价格性工具”。

     其三,通货膨胀容忍度可能有所提高。

     10月份CPI数据为4.4%,大大超出市场预期。而宏观部门也不断有声音传出,中国通胀容忍度需要提高到4.5%—5%。

    在最近一两周时间里,国际主要投行都纷纷上调了2011年中国CPI预期目标。美银美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将2011年中国CPI预测从3.6%大幅上调到4.5%;瑞银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将2011年预测从3.5%~4%上调到4%~4.5%;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则从4%大幅上调到5.5%。

    实际上,中国提高通胀容忍度,在当今全球政策框架之中并不让人意外。

    早在2010年2月,IMF在一份报告中建议决策者可考虑将通胀目标从2%提高至4%,以促使货币政策在未来通缩危机中更好地发挥效用。IMF前任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肯尼思罗格夫(Kenneth Rogoff)甚至提出将通胀容忍度从2%提高到6%。

    目前,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还没有提出2011年的通胀目标。但巴西、印度两个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在今年年初给出的2010年通胀目标,分别是4.5%、5%-6%,这都大幅高出中国当时提出的3%的通胀目标。不过今年以来巴西、印度CPI增速非常高,今年10月份,中国是4.4%,巴西、印度分别达到5.2%、9.8%。俄罗斯年初目标也是3%,但10月份通胀高达7.5%。

    与此同时,针对国内农产品价格飞升,国务院连出16招,“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商务部、发改委也纷纷出台措施部署稳定物价工作。

    通胀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方面提高公众通胀容忍度,一方面配合经济行政多种平抑物价,仍将是下一年度的重要内容。

     其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收入分配为中心。

     2011年经济工作在防通胀的同时也将围绕着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建设、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来展开。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最新的讲话中谈到,“十二五”时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日前表示,要实现转型,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增加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同时缩小城乡差距。令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同步的政策,应该在2011年有所体现。

    对于已经明确的“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2011年中央仍然会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从近期财政部宣布的对部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给予税收支持等政策可以看出,中央正调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向新兴战略产业集聚。相关政策将贯穿2011年、“十二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

    毕竟即将到来的2011年是经济调结构的关键时期,同时面临着国际形势的纷繁芜杂的变化,因而流动性、利率、通胀、物价、税收等等,这些深入到百姓生活每个角落的经济学名词一下子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引人关注。而决策层近年来对各种情况灵活应对显现出对经济调控工具运用技巧的日臻完善,也增强了民众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信心。   

 

     保持合理流动性难在哪儿?   

 

    对当前流动性明显过剩的判断已被各方所接受。但如何保持合理流动性,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怪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感喟:中国的货币当局也真是够难的。

    如何不让流动性成为“洪水猛兽”,保持合理流动性难在哪里?简言之,资本趋利如水走,哪里能够获得利益,资本的触角就会伸向哪里,且无孔不入,中外大同。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以致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无不是资本所为。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情况下,让流动性趋于合理的方法有二:一是加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掌握主动权。二是加强对资本项目的管理,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CPI成货币政策靶心 下月或加息


     央行副行长马德伦29日表示,CPI是货币政策针对的(宏观指标)。央行一直对物价、流动性、经济增长等指标保持密切关注,会根据形势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他同时指出,近期采取的紧缩政策旨在抑制价格上涨以及货币供应过快增长。

    央行同日公告,将于周二发行10亿元一年期央票,发行量较上周减半。市场认为,因紧缩预期日渐高涨,机构对央票的需求低迷。而且,随着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已经越来越难于发挥流动性回收功能。


    
组合政策紧缩专家称未必收紧股市流动性   

 

     11月,有关部门连续采取措施收紧流动性,包括一次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普遍认为,年内以收缩流动性和管理通胀预期为目的的政策仍将陆续出台。而目前阶段判断大盘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流动性,而从国内来看,目前流动性仍非常充沛。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表示,加强流动性管理,继续引导货币信贷回归常态。

    胡晓炼指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增强的情况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在加大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胡晓炼强调,央行要进一步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继续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采取数量型工具和价格性工具以及宏观审慎管理的方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业内人士分析,胡晓炼提到了“价格型工具”,由此推测央行将再次加息几乎是呼之欲出。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预期年内还存在提高准备金率1~2次或加息1次的可能性,而从现在到明年年末可能加息3~4次。  

 

     流动性起落与股市变奏:预期主导现实

 

     10月份新增外汇占款数据日前公布,让各方对“热钱”如临大敌。准备金率上调乃至加息,再次成为市场预期中的“又一只靴子”——不是有且唯一的“另一只靴子”,而是第N只“靴子”。

  一边是池子注水,如热钱涌入或楼市投机资金溢出;一边是池子抽水,央行动用数量型价格型工具频繁操作。截至目前,流动性难言出现“分水岭”,起落尚在监管层与市场的博弈与意念间;然而,股市已在预期的陡然变换间完成了数次真实的变奏。

      尽管截至目前,流动性难言出现“分水岭”,起落尚在监管层与市场的博弈与意念间;然而,股市已在预期的陡然变换间完成了数次真实的变奏。旱地拔葱的A股“国庆行情”起于流动性;近期持续走弱亦指向流动性。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