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产经-> 解读->

求解涨价:两部委主推“农超对接”减少流通成本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高建婷 发布时间:2010-12-30 10:15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29日,在商务部和农业部联合召开的全国“农超对接”现场会上,两大部委主推“农超对接”,合力重塑农产品流通渠道。
  “‘农超对接’作为一种现代的新型的流通方式,减少了流通环节,使产品减少了损耗,农民增加了收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2009年,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下,商务部与农业部共同开展农超对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统计,2009年,“农超对接”推动农产品流通成本平均降低10%至15%,全国有2000多家零售企业不同程度开展了农超对接,有的蔬菜农超对接比例超过50%。
  此外,“农超对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超对接支持农产品质量认证近1000个,山东家家悦还利用国际标准指导19家合作社开展无公害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加强了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仅2009年17省市试点企业建设205个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和冷库,新增库容30万吨;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通过农超对接培育农产品品牌800多个,参加对接的农户年均增收4000多元。
  “两节”临近,控制菜价仍然任务艰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现在农民抱怨农产品卖不上好价,城市居民抱怨“菜篮子”产品价格过高,主要问题在于中间环节太多,成本太高。
  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魏国庭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传统农产品流通方式是层层批发,层层消费,价格层层加码。由于流通环节多,成本高,消耗大,终端的消费者总是觉得价格太高。
  中长期来看,成本的上涨是推动农产品价格高涨的重要原因。“流通成本占农产品价格的比重达到30%至40%,”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减少流通环节和流通成本,是减少终端消费价格的重要因素。”
  据介绍,按照一般果蔬销售流程,从农民经纪人、批发商、供应商,最后到超市物流采购,通常要经过4个以上的环节。各类中间商的存在,使得最后的成本至少上升5%至10%。而通过直采模式,农产品直接从基地到达超市卖场,原先被中间商赚取的利润可直接转移到农民和消费者身上。
  浙江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副处长陈如长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浙江人本超市有限公司农产品直采比例为56%,通过基地直接采购,降低流通成本近25%;华东区华润万家超市通过基地直采,使生鲜农副产品价格降低两成左右;杭州联华华商集团通过“农超对接”,农产品收购价高于贩销户8%至26%,零售价却比农贸市场低15%至40%。
  陈如长说,两年以来,浙江省“农超对接”项目总投资已达8.79亿元,还将带动后续投资。
  陈德铭在会上表示,力争“十二五”期间大中型城市生鲜农产品经超市销售比重翻一番,达到30%。不过他也指出,“农超对接”要在大型配送体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小型城市和没有抗衡价格风险的小规模超市还不完全具备“农超对接”的现实条件,因此,集贸市场、产地批发、销地批发等流通形式都会共同发展。
  在不久前的商务工作会议上,陈德铭曾透露,由商务部牵头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框架》将首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据悉,在这份规范中,促进城乡内贸流通业及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占据了很大的篇幅。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