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产业-> 石化->

产融协同护航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化工报 发布时间:2023-04-19 13:07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近日,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化工产业(衍生品)大会在杭州举行。会上,来自行业协会、企业、金融机构等的权威人士及资深专家,围绕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石化行业发展态势、衍生品工具应用和服务新模式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多位专家表示,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环境下,石化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产融结合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管理显得尤为迫切,石化企业要加强产融协同,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不确定因素增多 风险管理愈发迫切

  多位专家认为,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环境下,石化行业的不确定性因素会越来越多,期货工具在生产经营中保驾护航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受俄乌冲突影响,全球石化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凸显,对我国石化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形成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行业企业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把风险管理、建立市场风险防控机制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中。”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强调,期货市场具有风险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天然属性和优势,中国石化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期货市场的健全与完善,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体系建设也需要世界一流的期货市场体系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化工期货已发展成为全球交易最活跃、最有特色的化工衍生品市场,大商所长期保持着全球最大塑料期货市场的地位。

  大商所先后推出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乙二醇、苯乙烯和液化石油气(LPG)等石化期货品种,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行业企业参与度不断提高,为扩大中国石化产品国际影响、拓展和完善我国现代石化市场体系贡献力量。

  在2022年境外能化板块波动加剧的特殊时期,大商所化工板块保持平稳理性运行,各品种期现价格相关性均在0.9以上,套期保值效率在96%以上,在服务保供稳价、增强产业链韧性等方面的作用凸显。

  而从今年的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态势来看,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整体呈现“强预期弱现实”的特点。

  据石化联合会市场与信息部副主任范敏介绍,今年以来,我国石化行业生产企稳回升,但需求总体不振。国内需求增速落后于产量增速,库存压力增大,产成品周转放慢。

  “目前化工行业应收账款的平均回收期延长很多,这与大量库存积压有关系,库存占用了大量资金。”范敏指出,化工企业可以利用期货降低库存,控制库存容量从而降低应收账款。同时他建议要推进产融结合,充分发挥好期货的防范风险和风险管控作用。

  产能大幅扩充 市场波动风险加大

  随着石化行业产能不断扩充,供需失衡下,市场波动风险也在加大。

  “近年来,随着产能增长,PVC行情整体下行,2021年底价格最高达到1.5万元(吨价,下同),但目前仅在6000元左右徘徊,PVC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尤其是中东部企业亏损幅度更大。”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培超介绍说。

  聚烯烃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今年聚烯烃表观消费增长率约5%,而国内产能增幅在12.2%,供需失衡将导致竞争加剧且装置开工率不足。”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锁山预计。当前,国内化工市场下游需求恢复速度不及预期,叠加海外需求收缩加大,成为行业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聚丙烯商务部经理谢炜认为,2023年聚丙烯产能继续扩张将对华南市场的冲击最大。

  苯乙烯也难逃产能过剩之苦。东北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迟少飞介绍说,近几年国内苯乙烯行业高速扩能,目前市场已处于供需失衡状态,企业整体利润不好,特别是一些非一体化、装置小的苯乙烯企业利润更差,装置只能开一半。2023~2025年还将有近850万吨/年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届时国内苯乙烯市场形势将会更加严峻。中石化化工销售华东分公司营销专家崔建勇认为,苯乙烯市场会进入同质化红海竞争。

  “2023年苯乙烯大投产周期将给行业带来利润下滑、开工率下行以及全球物流方向的变化,特别是对价格的优化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许朝阳分析说。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会上多位专家建议,能化行业要配套完善期货品种,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高质量发展 产融协同必不可少

  “随着全球特别是中国炼化产能持续大幅扩张,带动进出口格局出现逆转,能化产品价格波动剧烈,企业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化工品部负责人曾宪锋表示,期货市场作为现货市场的延伸,对现货市场有重要影响,如何利用好期货工具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浙江恒逸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芮认为,当前化工生产和贸易企业都面临着原材料库存和产品库存两大库存风险,化解这两大风险的办法主要是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企业进行保值时需要结合当时的宏观形势、供需状况、盘面资金以及技术分析,做好市场研判。具体包括买入或者卖出保值、套保的时间、套保合约、保值数量、保证金的准备、建仓以及止损的设置。贸易商可以通过期货点价解决上下游高买低卖的矛盾,上游工厂可以在价格比较高的时候高位卖出给贸易商,贸易商拿到高价现货后可以在期货盘面上进行卖出。等到价格跌至低位时,再把期货空头平仓卖给终端工厂,获得中间期现价差利润。基差贸易模式也改变了之前低买高卖囤行情的贸易模式,有效减少资金压力,也规避了价格波动的风险。”葛芮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多数石化央企和龙头企业成立了期货部门,应用衍生品工具对冲转移风险,并尝到了甜头。

  中化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期货部总经理张秀坤介绍说,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会结合市场情况运用点价工具,这对企业稳定运行起到了保护作用。

  “公司积极参与国内外化工品的期货运作,国内化工期货品种基本上都有交易。”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鑫表示,在套期保值应用方面,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对敞口的库存进行卖出套保;二是开展一些跨品种的套保;三是为中石油的炼厂开展毛利的保值,为炼油厂稳定生产经营提供保障。

  据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滨介绍,该公司采购现货时会利用PP期货定价,可将丙烷脱氢(PDH)产业链的利润锁定。“期货工具在锁定产业链利润上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梁滨说。

  完善制度服务 增强产业链韧性和活力

  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化工企业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工具规避风险的需求越来越多。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冉华表示,2023年是大商所成立30周年,大商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密结合石化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紧扣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等工作重点,找准发力点,打好组合拳,为产业企业筑稳定、育新机、开新局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据了解,大商所将持续深化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引导更多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稳定生产经营,增强产业链韧性和活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场内市场,大商所化工衍生品市场运行质效实现了双提升。规模上,2022年大商所6个化工品种日均成交量、持仓量分别提高8.59%、34.27%。结构上,2022年大商所6个化工品种法人持仓占比均在70%以上,较2021年平均增长6个百分点;产业客户持仓占比平均为28.95%,上涨了3个百分点,化工品种产业客户开户总量、新开户数以及参与交易户数均有所突破,乙二醇、苯乙烯、LPG产业客户日均持仓量提升均超过50%。

  对于场内化工衍生品市场发展规划,大商所商品三部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大商所将持续丰富完善化工产品序列,探索推出化工品种月均价期货,为企业提供更多风险对冲工具;另一方面,将持续加大制度供给,在LLDPE、PP等品种上引入集团化交割制度,研究扩大PVC期货交割区域,为产业转向出口提前做好制度保障,持续增加交割库及交割品牌,进一步拓展市场覆盖面,让更多化工企业通过参与利用期货市场实现稳健经营。

  在化工板块场内衍生品市场持续发展的同时,大商所战略性启动并推进“一圈两中心”场外市场建设,努力打造场内场外协同、期货现货融合的化工衍生品市场生态,不断为化工产业链企业提供多元化、个性化风险管理工具。

  截至2022年年底,大商所场外市场能化板块交易金额达329亿元,占据了大商所场外业务总规模的半壁江山。

  “下一步,大商所将坚持服务面向实体经济、创新紧跟市场需求的理念,围绕不断深化场外综合业务平台功能,更好地促进期现结合,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一是夯实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基础设施,推进协议交收库体系建设,并逐步实现基础设施之间一码通。二是优化交易平台功能,提供服务于场外交易习惯的报价方式和成交机制。三是研究推进头寸转换和联动点价等场内场外协同机制,满足产业企业在套保过程中对于场内场外头寸的灵活处置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期现融合,提升产业客户的期货市场参与度。”大商所场外业务部负责人表示。(刘敬彩)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