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传媒-> 传媒研究-> 学术讲堂->

大使解读热词的新闻传播学意义

来源:中国记协网 发布时间:2021-10-20 11:19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10月6日在出席一场主题论坛时,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和生动风趣的语言,结合当下中国流行的“热词”进行演讲,以帮助美国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秦刚介绍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躺平”“饭圈”“凡尔赛”等中国热词。最后秦刚表示,毛主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疫情过后,大家还是要亲自去中国走走看看。

  字词是构成句子的细胞,也是内容传播的基本单位,秦刚这样的外交人物都关注到,并参与解读热词,从一个侧面说明当下传播的要素正在重构,意念的交互需要从底盘开始刷新。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发展期,与之匹配的新闻传播学要创新自己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基础的工作是首先要构建起本学科的话语体系。这是因为,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基于实践的科学,这种实践方式是以话语,包括多媒体话语与学术话语,去与客观世界应答,也用话语与社会人进行沟通。因此话语基础厘定需要有动态取向的意向,而难点也在于社会转型变动之中的话语表达,有着诸多观念不确定的特征。

  新闻传播学话语体系的观念厘清,需要面对三个领域:一是官方,也就是传统的主流舆论场;二是互联网自媒体平台的舆论场;三是国际信息场。而这三个领域共处的当代宏观背景,是作为最大不确定性的网络技术发展与技术赋权。对于这种基本背景框架和社会转型的认知,由于现象的宏大与浩瀚,新闻传播学思考的问题经常处于焦点难以集聚,集聚后亦难以形成稳定学术知识积累的“非稳态”之中,当然也就不易形成理论积淀,甚至与实践脱节和知识失效。

  话语和话语体系是一种文化的表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为新闻传播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础和伦理底蕴。中国传统的“载道”文化伦理,系中国新闻传播学垂直的文化统合传统。在当下的世界格局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国家伦理主张的体现,它从伦理角度转释了一种各国皆能接受的“大同”意蕴,已被写入联合国相关文件,也是中国在向国际提供各类公共产品时的基本伦理出发点。

  大使解读热词的新闻传播学意义还在于,对新闻传播的研究永远不能只关在狭窄的学术圈子里,不能以经院式的方法,以自证和内卷的取向去发展。所谓热词之热,在于其新和异,它不会发生在学术圈内部,相反,它生成于底层和草根之中,它的内涵和表达方式都具有不确定性,处于变动与延伸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学者与他们的学生可能随时都处于认识的盲区之中,必须要有开眼看世界的清醒意识。须知,不仅热词在变化,与之相随的理念、偏好、取向、方式也都在变动之中,对其规律的认识与归纳,当然也要与时俱进。

  大使推介热词更大的意义还在于,正因为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十字路口的学问,它需要汇聚多种社会力量的参与,渗入多个知识学科的智慧。大使的参与作为一个很生动的案例,说明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资源的投入,正是新闻传播学渴求的鲜活能量,也是来自社会的无形压力,这些能量与压力越大,越能加速促进学科的自我更新。(江作苏 陈妮)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