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产经-> 深度->

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代价巨大

来源:网络 作者:中国产业网 发布时间:2012-01-17 09:18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确实,尽管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提再提,但并未见到太多的实质性进展。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且代价巨大。

  在笔者看来,当前国内的利率水平不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的,相反利率管制却扭曲了社会资金的价格,也导致整个社会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这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负面影响的突出表现。

  首先,利率非市场化或利率管制的宏观风险之一是会导致国内投资需求的不断膨胀。到目前为止,国内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仍受到央行的上下限管制,但利率管制的结果之一是使得国内金融机构可以依靠存贷利差收入而轻松获利,这是促使它们偏好于信贷快速扩张的根本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也容易从银行体系中获得较低利率水平的资金,并促使其将这部分廉价资金迅速转化为过度投资,自2008年末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来发生的情形就是生动的写照。

  这表明,利率管制导致了资金价格被人为压低、存贷利差较大等市场现象,客观上激励了金融机构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也包括部分大型民营企业偏好于大规模投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以不考虑贷款是否流向地方政府的基建项目融资、大型企业的项目,有的贷款甚至流向淘汰落后产能项目以及房地产项目等高风险领域。可以说,利率非市场化导致了长期的低利率水平,这是长期以来中国的投资需求容易被刺激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果中国不及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我们就很难改变当前侧重于投资需求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利于发挥金融对促进“经济转型”的积极作用。

  其次,利率非市场化或利率管制的另一大宏观风险就是容易助长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事实上,通胀的上涨压力,提高了负利率水平,但利率管制又人为压低了存款利率。银行存款利率越低,就意味着居民储蓄存款的缩水幅度越大,从理论上会促使居民将存款不断从银行“搬家”。但问题是“搬家”后的存款投向哪里?这个问题更值得关注。

  从以往的情形观察,中国的宏观政策从根本上讲是不鼓励存款等资金流向股市等虚拟经济的,在缺乏合适投资渠道的背景下,这部分资金只能流向房地产市场,以寻求资金的保值增值。加上银行体系中针对居民的住房贷款利率水平较低,客观上也鼓励了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如果再结合企业和地方政府等市场主体可以从银行体系中获得廉价的贷款,并大量进入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现象观察,利率非市场化使得以往中国的金融发挥了助长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的负面作用。

  当然,这种市场现象的产生与我们的宏观政策设计有关,因此,要想遏制房地产泡沫,除了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外,推进利率市场化,才是扭转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扭曲作用的根本所在。

  再次,利率非市场化或利率管制的宏观风险还体现为当前中国的金融难以合理发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进而发挥优化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利率管制使得资金难以形成市场化定价,可能扭曲储蓄和投资行为,从而也使得资金无法发挥在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有效资源配置作用;另一方面,也极易形成双轨制利率运行机制,导致不同市场主体获得的资金成本不同,这是导致当前民间融资活跃、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困难及银行表外业务空前活跃的根本原因之一。从目前来看,利率非市场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已经相当显著。

  对此,中国应当加快放松利率管制和推进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打破金融行政垄断(如存款利率管制)所形成的价格垄断和市场垄断,从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及允许存款利率向下浮动等方面入手,以此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由上分析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显著,代价也是巨大的。目前,已到了非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不可的时候了。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