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财经-> 财经研究->

广东银保监局局长裴光:畅谈改革开放与智慧监管同步

来源:21经济网 发布时间:2021-12-06 11:42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金融业改革开放提速是国家既定战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改革开放融合更呈加速和突破之势,而在粤港澳大湾区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已然与强监管严监管同步,智慧监管探索实践更是走在系统前列。为此,经济界一直探询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与高效能监管的“广东经验”。

  基于此,南方都市报、奥一新闻和N视频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广东银保监局局长裴光。在畅谈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正加速改革开放且凭以智慧监管实现高效能监管时,裴光用语朴实但语调坚毅。

  改革先行先试 持续深化简政放权

  记者:大湾区金融业的改革开放近年屡有突破之举,广东银保监局更是如此。据我们了解,广东银保监局在优化金融机构网点管理和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审批领域“放管服”改革方面有诸多举措。您认为哪些举措最具突破性意义?这些改革是否已创造了正向市场价值?

  裴光:我认为最具突破价值的改革是——我们在银保监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出台了《关于简化粤港澳大湾区银行保险相关机构和高管准入方式的实施细则》,将自贸区简政放权政策复制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内地8市,全面取消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8市银行支行和保险支公司及以下机构及其高管的主要准入事项事前审批,改为事后报告或备案制,惠及辖内机构类型和数量及地区范围均居全国第一。这是银保监会首次批准在省内拓展、也是全国首个落地的银行业保险业简政放权政策具体案例,是粤港澳大湾区在重要改革中先行先试的有益尝试,具有重要的突破性意义。

  目前,大湾区简政放权政策落地实施刚满周年。近期,为掌握政策实施情况,我们组织开展了简政放权政策评估工作。从评估结果来看,此举大大改善了银行保险机构的营商环境,有效提升了监管服务质效,并推动了银行保险机构更灵活自主地调整经营管理策略。例如,线上大湾区备案管理系统上线后,备案流程耗时大幅缩短,准入管理周期由过去的数日进入全天候“分秒”时代。这在过去无法想象。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活动特别活跃,人才流动频繁,机构数量众多。复杂的事前审批流程,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金融活动效率。现在将事前审批改为事后备案,辅以定期评估和不定期检查,将在“放得下”的同时确保“管得住”,实现效率与合规的统一。

  记者:围绕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怎样鼓励金融机构更愿意通过产品创新,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裴光:金融创新不是喊口号,更不能为创新而创新,而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创新。广东GDP逾11万亿元,金融业占比约9%,是第三大支柱行业。在这个意义上,广东是金融大省,但同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为此,我们针对粤东、西、北实体经济需求,推动金融机构进行差异化产品创新。如:为助力生猪稳产保供,我们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 “生猪活体抵押+保单增信+银行授信”模式;为拓宽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辖内农商行积极推进整村授信,如云浮地区新兴农商行利用“大数据+熟人评价+走家串户”的方式提前搜集整理村民各类信息并进行评估,支持村民足不出户通过线上方式借款;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江门地区银行机构首创融“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电商服务”于一体的农村金融移动服务平台,将银行柜面服务延伸至乡镇乡村、田间地头。

  接下来,我们将在中国银保监会的指导下,继续发扬广东“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为全国银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广东经验”。

  开放融合将再突破 创新推动跨境车险便民政策

  记者:开放融合更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监管的主旋律。10月落地的“跨境理财通”是金融业勠力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成果。请问,现在成效如何?有新问题和新挑战吗?

  裴光: 广东银保监局积极推动“跨境理财通”试点落地实施,联合5部门发布“跨境理财通”试点实施细则,确定首批20家“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银行,推动业务顺利落地。同时,第一时间制定业务监管方案,集成系统资源,搭建“横跨处室、纵联分局”,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的监管机制,确保业务有序开展。目前,“跨境理财通”业务开展已满月,南北向投资产品交易均突破1亿元,业务开展整体平稳有序,有效解决了粤港澳三地居民对于中低风险金融产品“有没有”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密切监测业务开展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和建议,为下一步解决试点“好不好”的问题奠定工作基础。

  记者:在大湾区之内,还准备推出或者酝酿推出哪些开放政策?比如说保险通。尤其是在“两个合作区”和“三个自贸区”之内,我们还能期待更多划时代意义的新政吗?

  裴光: 在银保监会的授权下,我们正在全力推进“澳车北上”和“港车北上”跨境车险业务创新,依托四部委《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的“等效先认”原则框架,积极推动对进入内地行驶的港澳车辆实施“等效先认”政策,其中“澳车北上”跨境车险服务将会率先落地。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亦在加速推进,我们正密切配合银保监会推动保险服务中心设立事项纳入CEPA协议。粤港澳金融业进入一体化发展阶段,一体化发展将对整个银行业保险业的改革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期待会有更多好产品、好做法在大湾区落地。

  探索智慧监管 科技赋能支持监管提质增效

  记者:对于广东金融业而言,改革开放和强化监管已然同步。在强监管中,监管手段亦与时俱进了。很多金融从业人员向我描述过智慧监管的应用场景。这套监管工具是广东局自行研发的吗?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裴光:这个问题非常好。随着金融和科技高度融合,线上交易占比已占据各银行保险公司业务90%以上。这是监管必须采取技术变革的外部市场推动因素。与此同时,我们内部亦面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改革需求。多重因素叠加疫情影响,推动了我们对智慧监管的应用。

  我们的智慧监管系统,部分是依托银保监会的系统,部分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广东实际自己研发的监管系统。我们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先后建成了一系列系统和平台,其中像“大数据风险预警系统”“区块链数据共享平台”和“准入备案管理系统”等都是我们局自行研发。

  “大数据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关联查询,实现高效快捷的跨行资金追踪、监管数据分析。2021年上半年,针对经营用途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问题,我们运用“大数据风险预警系统”追踪分析经营性贷款等信贷资金,筛查疑点数据,经核实存在问题的贷款近400笔、问题金额3600余万元,向相关部门反馈房地产中介公司、金融服务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问题线索合计6800余万元。大数据技术工具极大提升了监管对违规问题的精准打击能力。

  “区块链数据共享平台”,以及我们正在研究的联邦学习数据共享平台,是金融行业探索安全可信的跨企业跨部门数据共享渠道。利用联邦学习技术,参与各方无需共享数据,仅加密交换模型参数实现联合建模,在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前提下,达到数据产权保护和数据价值挖掘共享的“双目标”,以此推动行业整体数据应用能力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适时动态监管线上线下、国际国内的资金流向流量,使所有资金流动都置于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视野之内。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仅在部分场景应用智慧监管并不能充分发挥智慧监管的效能,而是要从点到面、从个别环节到监管全流程、从区域到全境实现智慧监管。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多方联动,支持银行业保险业运用前沿技术促进行业创新,积极研究“智慧监管”实践图谱,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项目的落地应用,以科技赋能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提供金融支持。

  回归金融本源 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广东模式

  记者: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是共生关系,互为依存。请问,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双向监管手段激励广东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裴光: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广东银保监局围绕银保监会及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引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截至9月末,辖内投向实体经济的贷款同比增长逾17%,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5个百分点,广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可谓质效并举。

  我们强调金融机构一定要坚守定位。比方说,农商行和城商行及政策性银行业务重心各有侧重,我们支持机构聚焦主责主业,加大创新力度。另外,我们严格落实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出台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释放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制造业和三农领域,逐步缓解房地产贷款挤占实体经济信贷资源的问题,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截至9月末,辖内制造业贷款余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7%,涉农贷款余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86%。

  记者:具体普惠金融这个特殊领域,以怎样的机制让金融机构更自愿更积极?毕竟这个领域的客户群体抗风险能力弱且生命周期短。

  裴光:这几年,为了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我们做了大量很具体细致的工作。我们搭建了“五位一体”普惠金融工作体系,出台普惠金融工作要点,全面开展小微金融监管评价,引导机构下沉服务重心,实现增量、扩面,发挥好融资主渠道作用。特别是推动“数字金融”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形成“数字政府+金融科技”广东模式,通过打通平台数据共享,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截至9月末,辖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万亿元,同比增长21.3%;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分别同比增长32.4%和40.4%;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续贷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1%和47%。

  清廉文化树立行业清风 消费者都是社会监督员

  记者:金融业上承宏观政策,下连百姓生活,中接实体经济,关乎国计民生。行业形象至关重要。面对公众日益提升的金融消费新需求,如何提升辖内金融中层与基层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和道德标准?

  裴光: 金融业应从根源上提高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育形成行业合规廉洁文化价值认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久久为功、坚持不懈。我们自去年以来在全行业开展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活动,不断强化政治自觉、厚植清廉理念、完善机制建设、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即将出台《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常态化实施意见》,推动清廉金融文化与党的建设相融合、与监管工作相结合、与机构经营管理相结合、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持续涵养“清风养正气 廉洁促发展”的清廉金融政治生态,不断提升金融从业人员的从业道德。

  除了在全行业开展清廉文化建设活动之外,针对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农合机构基层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情况,我们总结了一套“注资、注智、注制”的做法,特别是通过“注智”引进发达地区优质机构的专业人才和高管,带去了新观念和新思路,从而带动了整个机构的变革,实现对欠发达地区问题机构的帮扶。下一步,还要更大力度推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人才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把先进的思想、观念、知识、作风带过去。

  记者:“广东正和消保中心”是直接面向公众的公益维权机构。如何通过这个机构推动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良性而有效的沟通?

  裴光:作为中立的第三方机构,正和消保中心坚持“替金融消费者解困、为金融机构排忧”的工作理念,在“建平台、优服务、广宣传”三个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积极搭建金融机构与消费者纠纷化解的桥梁。在平台建设方面,构建了互联网、电话、信件、现场来访等投诉渠道,消费者可以实现“咨询、投诉、调解、查询”等功能全流程线上办理,大大提升服务体验;打通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的衔接壁垒,实现“一键投诉”功能。在优化服务方面,为消费者提供免费服务,大大降低维权成本;建立了“专家调解、司法确认”一体化处理、人身保险消费投诉纠纷绿色通道、银行信用卡小额纠纷快速解决等机制。

  此外,正和消保中心调解员根据案情提供中立第三方建议,一方面有效提高纠纷处理时效和成功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金融机构从纠纷源头查找问题,不断改进和创新,促进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服务。在宣传教育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同优势,联合金融机构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直播节目和金融知识咨询日、公益支教活动,让金融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一网一微一平台”发布各金融机构服务热线和防骗知识、以案说险等系列金融知识,增强消费者金融决策和风险防范能力。

  我们也欢迎消费者对正和消保中心和银行保险机构的纠纷调处工作进行监督。每一位金融消费者都是监督员,我们会认真倾听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解决消费者难题,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