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产业-> 电子信息->

LCD配套产业成掘金桥头堡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马静 发布时间:2011-11-07 11:01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东旭集团副总经理王建强:目前,国家开始给予各方面支持,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政府已经意识到,中国平板显示产业的相关配套一定要发展起来。

  申银万国电子领域股票分析师余斌:最近两年,优先看好配套产业如玻璃基板和光纤膜的投资机会。目前,二级市场上,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还处于观察和等待阶段。

  华商领先企业基金经理田明圣:随着整个显示技术向中国转移,整个产业的上中下游都存在投资机会,但目前比较看好液晶面板配套行业的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 孙晓霞

  随着政府对液晶显示器(LCD)领域扶持力度的逐渐加大,平板显示产业再次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该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存在哪些投资机会?记者就此采访了代表性企业东旭集团副总经理王建强、华商基金研究发展部总经理、华商领先企业基金经理田明圣及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电子领域股票分析师余斌。

  中国面板显示

  产业链正逐步形成

  证券时报记者:显示技术在全球发展状况如何?与其密切相关的液晶配套产业状况如何?

  田明圣:目前LCD已基本完成对传统模糊显示器(CRT)的替代,在技术领域处于绝对统治地位。虽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性能上比LCD更好,但其从实验室到大规模商业应用还有一个过程。未来很长时间LCD的机会更值得关注。

  余斌:整个显示产业分为三段:一是上游的零配件,包括核心的零组件和材料的生产如玻璃基板;二是中游面板的生产;三是以渠道品牌为主的制造。未来2到3年,中国在全球面板产业中的市场地位将有非常大的提高,产能会快速提升。2008年以来包括京东方、华信光电、南京熊猫等中国企业在面板上投资很大,估计今年年底整个中国面板产能应占全球产能的4.5—5%左右,明年年底将达到7%左右。2008年配套产业的市场规模在500亿美元左右。今年配套产业的市场规模大概为1100亿美元。

  王建强:关于液晶玻璃,中国现在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还很低。目前,国家开始给予各方面支持,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为了避免产业链上下游的缺失,避免在关键组件方面受控于国际大公司,政府已经意识到,中国平板显示产业的相关配套一定要发展起来。

  液晶面板配套产业

  投资机会值得看好

  证券时报记者:随着显示产业向中国转移,显示产业相关领域如液晶面板、玻璃基板等面临何种机遇和挑战?资本市场存在哪些投资机会?

  王建强:目前,产业链中游面板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国家已看到这方面的问题,工信部发改委最近刚设定了一些基金,支持面板厂采用国产材料,支持一些核心设备在国内生产,这可使面板厂成本逐步下降。未来2到3年内,面板厂的盈利状况会有所改变。从投资机会的角度讲,液晶面板的配套领域如玻璃基板,机会更大一些。液晶显示面板起码有10—15年的生存时间,即使OLED技术突破替代液晶,其配套还将以玻璃为主。

  余斌:最近两年,优先看好配套产业如玻璃基板和光纤膜的投资机会。目前玻璃基板约有15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光纤膜大约30亿美元。这些领域的市场份额主要被国际大厂商如美国康宁占据,利润率高达50%以上。现在,国内几家上市公司已在技术上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如果生产玻璃基板的公司良品率的稳定性能取得进展,光纤膜企业能顺利通过客户认证,资本市场将会予以关注。目前,在二级市场上,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还处于观察和等待阶段。

  田明圣:长期来讲,随着整个显示技术向中国转移,整个产业的上下游和中间都存在投资机会,但目前比较看好液晶面板配套行业的投资机会。因为无论是该领域的技术水平,还是产业的基础,国产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同时,国家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对上游的扶持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中国大陆将成全球

  平板显示产业制造基地

  证券时报记者:相比于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中国企业的优势在哪里?未来产业格局将如何演变?

  王建强: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在显示领域发展较早,核心技术和产业规模都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现在不论材料、设备、面板都在向中国大陆转移。三星和LG已计划在广州和苏州投入面板生产。未来,中国大陆将会成为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的制造基地。

  田明圣:目前中国和日本、韩国的差距比较明显,中国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还垄断在人家手里。但出于成本和竞争考虑,这几年产业在向中国转移,这种转移一旦开始会有一个加速的过程。过程中会有很多机遇,这就是中国的比较优势。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