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产经-> 深度->

我国经济从来不乏投资机会和发挥空间

来源:新浪 发布时间:2019-10-24 10:04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2%,第三季度单季度GDP增长6.0%。

  虽然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下探到6.0%,但整体来看,前三季度6.2%的增长速度并不算低。无论是横向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或是在国内下行压力加大、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环境下和过去纵向比较,6.2%的成绩都来之不易。并且,除数字之外,我国经济结构和增长质量也在逐步改善。

  其实,相较一时的增长数字,真正能在长期给予我们底气的,是我国经济巨大的潜力与广阔的回旋余地。比如,我国有约14亿人组成的世界最大的国内市场,尚有巨大的消费与开发潜力可待挖掘。2018年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距离发达国家超过70%的水平还有10%以上的提升空间,这其中蕴藏着大量机遇。因此,未来要稳定经济增长,我们并不缺少工具和手段,我国经济也从来不乏投资机会和发挥空间。关键在于,我们需要想方设法兑现增长潜力。

  应当看到,稳增长在当下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与必要性,失去一定的增速,改革调整期的阵痛就会更显著地作用于实体经济,而外部不确定性也会被放大。短期来看,着眼于稳增长的宏观政策仍有很强的操作弹性——力度足够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消费的刺激政策、稳定就业的“政策礼包”、促进基建与制造业的补短板举措,上述逆周期调节构成的政策“组合拳”,对于稳增长不可或缺,且还有进一步加力的空间。长期来看,要将经济增速稳定在一个中高档、合理的区间,并充分兑现我国的增长潜力,根本之策仍然在于改革。我们必须问计于改革,向改革要动力,坚决加大改革力度,由此增强企业与投资者的信心,顺利度过改革调整的阵痛期,实现我国经济的换挡升级。

  GDP增长稳中趋缓,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经济放缓和内外部不确定性增多削弱了内外部需求,影响了企业投资和生产的意愿。因此,我们应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振各类市场主体与企业家的信心。市场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对于振奋民营企业的信心格外关键。去年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出强烈信号: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我们应当沿着民营企业座谈会定下的基调在改革的路上更深入地走下去,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把“竞争中性”原则落实到市场经济的每个角落,营造出公平、法治、透明的发展环境,让地方政府和金融体系一视同仁地对待民营企业,让民营企业家的各类权益得到充分保证。唯有以改革换取激励和公平,民营企业的信心与预期才能得到提振,经济最重要的一部分增长潜力才有望被充分兑现。

  国企改革同样需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制在去年基本完成,从法律层面标志着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加快推进;“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正在探索中前行;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在步步向前。上述改革,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更需要走深、走实,实现改革实质重于改革形式,这样才能真正盘活国企和国资这一大块市场主体,进而激发出经济增长潜力。比如,国企混改,绝不仅仅是把国企变成混合所有制企业这么简单,“混”只是第一步,关键还在于“改”。在“改”中,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并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国企活力与国有资本使用效率,使国企与民企一道在市场上充分竞争,令市场活起来、需求旺起来。

  除了用改革增强两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外,为国企、民企以及潜在的外资机构营造一个现代化的优良市场环境,同样是一项系统性的改革任务,对于兑现增长潜力同等关键。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完善市场竞争环境和营商环境,破除一些积习、壁垒与歧视,为企业经营提供法治保障,让企业无障碍地参与市场竞争,让各类市场主体受到平等对待,让企业家们的财产和权益在我国的投资环境中得到安全保障,让我国的营商环境更加透明、可预期。应该说,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欢迎企业前来投资兴业,这是一项事半功倍的改革,也是让我国经济增长潜力、深厚韧性与广阔空间得到充分兑现的必由之路。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