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产经 产业 财经 智库 访谈 专题 数据 法规 文化 品牌
网站首页-> 产经-> 深度->

经济增长“理想”与“现实”之间藏着这些经济密码!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发布时间:2021-08-24 10:49 搜集整理:中国产业网

   7月份经济恢复进行时,实际经济增长能赶上潜在经济增长吗?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国民经济数据。在面临高温、暴雨以及部分地区局部疫情散发的状况下,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当月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主要宏观指标累计增速保持在合理水平。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经济总体延续了恢复态势,我国经济仍处于恢复进行时状态。

  恢复,即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原来的轨道是什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即便如此,2019年我国经济增速仍然达到了6.1%——这个增长率也落在我国经济学家计算出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范围内。而从2021年上半年的数据看,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考虑到去年上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两年平均增长率更有参考性,从5.0%到5.5%,趋势也符合国家统计局所说的“恢复进行时”。

  那么,恢复之后能否达到潜在经济增长率?潜在经济增长率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看待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就这些话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我国“十四五”期间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多少?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提出了“潜在GDP”的概念,即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最大产值,也称充分就业GDP。随着凯恩斯学派的兴起,越来越多人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补充。

  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汪海波表示,潜在经济增长率这个范畴的提出,是与由古典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向现代的、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的转变这个时代相联系的。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定义,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强调的是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可持续发展下所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

  中国现阶段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多少?众多专家都对此进行了测算。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副研究员娄峰指出,2025年之前中国经济可保持年均5.7%~7.2%的潜在增长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等表示,根据测算,“十四五”期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处于5%~6%之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预测,“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速的潜力大概是每年5.8%左右。

  中国人民银行在经过调查统计后指出,“十四五”期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预计在5.1%~5.7%之间,总体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预测,中国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在5.8%左右。

  综合来看,对于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大多数专家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应该在5%~6%之间,而一小部分人从长远来看,认为在2025年前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还是保持一个较高水平,甚至最高可达到7.2%。

  除此之外,也有不相信潜在经济增长率能准确计算的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余永定认为,其不相信任何关于潜在经济增速的计算,未来充满未知因素,我们不知道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到底是多少。但是,我们能够判断当前有无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速的可能性。

  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的N种因素

  简单来说,潜在经济增长率决定了经济增长速度的合理区间。打个比方,一列火车上的座位数是确定的,这个座位总数就是其最大载客量,也就是潜在载客量。

  那么,可以提升潜在载客量吗?能!比如多加几节车厢,直接提升全列火车的座位数;比如通过技术进步换个更高级的车型,目前的高铁,载客量就比原先的绿皮火车多;比如改变一下车厢内部结构,腾出更多空间放置座位……

  同样,哪些因素能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呢?

  一是劳动力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指出,“未富先老”、世界最大规模的老龄人口,以及最快的老龄化速度,将构成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国情,也是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制约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或者基础因素。在劳动力就业方面,我国目前存在劳动力相对短缺、人力资本改善速度放慢、资本替代劳动力速度过快、可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下降等问题,也制约着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提升。

  二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近年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增长速度下降现象,主要由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引发。”西北大学公共经济学研究所所长王满仓认为,潜在经济增长率可以分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要素投入增长率两大组成部分。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的驱动,尤其是物质资本的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下降导致了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应努力向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型转变。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效率提升、要素升级和制度变革,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

  三是产业结构变化。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经历了向服务业转型,以及工业和服务业内部出现结构转型的两种转变。从中国经济整体来看,中国经济结构中服务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成为第一大产业,而中国工业内部正在从低附加值行业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从世界范围看,生产力发展结构变化都呈现产业内变化特征,工业部门内不同行业的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服务业部门内不同行业也存在相当大的异质性。因此,产业本身及各产业内部的结构升级,是影响潜在增长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更多

扩展阅读

我来说两句()
    用户名:
    [Ctrl+Enter]
争先创优活动